贸易战是什么(日韩的贸易战根本起因是什么?)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日韩的贸易战根本起因是什么?
日韩贸易战从7月1日开始,到现在也才1个多月的时间,虽然时间尚短,但双方之间你来我往,各种招式层出不穷,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前不久,据日媒消息披露,日方已经正式取消对韩出口的多项优惠政策,并已通过内阁会议。从此,日方优惠政策待遇的“出口白名单”上已经失去了韩国的位置。在半导体材料产业链上韩国本来就是弱势国家,一旦失去日本这一最大进口国,韩国的电子产业恐怕会遭受重大打击,韩国的经济也会受到波及。
另一方面,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但是韩国政府到目前依然没能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从多方面报道可以看到:韩国现在能够做的大部分来自民间活动;激烈的抗议游行、打砸日本品牌汽车、抵制日货等等。另一方面就是向世贸组织控诉。我们都清楚,这种方式也纯粹是无奈之举,能否成功尚不清楚,即使世贸组织介入,要想等各种步骤走完下来,需要的时间也不是韩国愿意承受的。从双方媒体偶尔披露的消息分析,韩方不是没有向日方表示过停战意愿。对韩国来说不幸的是,日本方面视乎并未理会,安倍甚至拒绝会见文在寅。
所以说,现在的韩国,真有点走投无路的感觉。
安培这次手段确实够狠。站在中立者的绝对来讲,安倍的资本,完全来自于双方之间的贸易地位差别。日韩之间关系并不和谐,矛盾和争执时常发生,另外韩国的外交政策也极为失败。随着不断升温的日韩矛盾,几年前的旧账都被媒体翻了出来:当时安倍晋三对中韩外交非常直白的说明用当时的原话来说就是:“虽然我也不喜欢中国的行事作风,但中国是可以外交的国家,而韩国则是不懂外交的愚蠢的国家”。
这真是意境颇深的一句话。现在看来,安倍曾经说过这句话的态度,也正是这次日本发动对韩贸易战的重要原因之一,即对韩国的“对日贸易”手段已经无法在忍受。
我们都知道,安倍政府不喜欢中韩,有一句话说得好“中韩友谊靠日本、中日友谊靠韩国、韩日友谊靠中国”,三者就如同魏蜀吴,完美的构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中韩两国作为遭受过日本侵略的国家,天然的存在反日情绪,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再加上安倍执政后,右倾现象严重,曾参拜靖国神社,这使得中日韩三国之间关系更加紧张。
不过,虽说日本都不待见中韩两国,但对中韩安培却又存在截然不同的外交态度。如此迥异的区别,里面所包含更深次的东西就耐人寻味了。
身为一国元首,安培为何会做出“中国是可以外交的国家,而韩国则是不懂外交的愚蠢国家”?这样旗帜鲜明的言论。从这里我们可以非常直白的看出:在对待中韩问题上,日本有极为不同的外交风格。
我们国家的外交,是以“务实”为基础。虽然在言论上,谈历史、讲情感是中国人一贯作风。但落到实处,在现实环境中,决定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逻辑,并非曾经过去历史上的恩怨纠葛,而是以实现国家利益出发;而在采取的外交手段方面,中国一贯坚持的是实实在在的国力条件和国内外形式,绝不是以一己好恶为出发点。如果外交政策利于本国发展,同时也符合国内外形势大势所趋,那中国就会非常积极的采取利于本国发展的外交方案或措施;反之,如果国力不足以支撑本国的方针步骤;或者国内外形势比较恶劣,那中国也会明智的选择放弃,即使是成果非常诱人,中国也会选择回避甚至隐忍,这就是务实。当然,这也和中国目前坚持的发展基调密不可分。
也许在部分人看来,中国的这种外交政策丢失了原则性。实际上这种解读是片面的,甚至说是对中国外交的诋毁。中国外交有原则且态度明确,凡是涉及到中国原则性问题,中国政府绝对不会退步。只是说中国的外交原则设定,并不宽泛,所涉及到的都是很基本、很底线的条件,只要不伤害中国人民的底线,其他的外部条件,都可以进行商榷,毕竟中国的外交,放眼全世界也是灵活多变的。
这一点,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钓鱼岛问题。2012年,日本政府单方面篡改钓鱼岛现状,触及中国最重视的领土问题,彻底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中国政府以及中国人民不得不进行强势反击——中国随即加强了对钓鱼岛的例行巡航,将日本对钓鱼岛的痴心妄想扼杀在启蒙阶段。待钓鱼岛事件平息之后,两国之间形成了新的平衡,中国的反击也到此结束,并没有因此而诱发出其他争端,中国政府也依然尊重之前的钓鱼岛条例手。所以,即使是在后来美国政府发起的全球贸易战,中日利益都受到严重威胁,此时的情况需要两国政府摒弃前嫌,互帮互助才能走出困境,中国也能够与时俱进,即使改变外交策略,打破中日僵局,与安倍一起共同促成两国关系回暖。
这就是中国外交特色:在坚持原则性问题的条件下,依然展现出灵活多变的特点。这种条件,也是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在安培看来,由于历史原因,它对中国存在偏见。但从中日两国交往来看,中国外交有着鲜明的特点——那就是讲规矩、有套路。在相当程度的范围内,中国政府能够根据大势所趋,及时改变外交策略。这样的国家,才会使日本有信心保持正常往来,即使是双方间出现矛盾争执,也能够依靠两国外交政策和平的解决问题。
而韩国的情况却是截然不同则。韩国在对日、乃至其他国家的外交环境中,原则性问题门槛相当之高,几乎已经达到锱铢必较的程度,用中国话来讲就是非常的小家子气。在对待自我利益上,韩国不会进行哪怕是一丁点的让步,只要是侵犯了自我的利益,韩国都会进行强烈的抵制和反抗。
虽然韩国的外交看起来非常有骨气。但问题是,过度坚持原则性,那就不可避免的丢失了灵活性,谈判非常容易进入僵化。这就是所谓的骨气有余,灵气不足。
这种情况非常致命。丛林法则一直是国际政治中的生存之道,虽然道义准则依然是多国明面上遵从的标准,但最为关键的要素还是如何解决问题本身,这就是依仗自我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而从外交角度出发,作为某个主权国家,在和他国打交道时,必须站位于本身的综合势力和基础条件。当这二者都利于本方时,自然而然的可以去博取利益最大化;但如果二者条件并不满足,你依然我行我素,想强行争取不符合自身标准的利益,这就超越了自我能力标准,不仅得不到自己的利益,还极有可能引起对方的不满和反制,让自己遭受更深层次的利益损失。
比如诱发这次日韩贸易战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劳工纷争。对于二战劳工以及“慰安妇”事件,韩日之间一直是死死纠缠,韩国一直要求日本做出道歉和赔偿。
站在历史的角度,我们必须得承认,韩国方面占据了绝对的道义基础——历史上日本犯下了滔天罪行不可抹去。但关键点在于,韩国提出的这些要求,超越了日本愿意承受的界限;更重要的是,以当前韩国的综合实力和现阶段的国内外局势,韩国并不具备强迫日本承担后果的关键筹码。于是乎韩国坚持的道义准则,不仅没法帮助自己实现既定目标,反而使两国矛盾激化,最终使得日本对韩采取反制措施。在综合实力以及在产业链上的上下游关系,日韩双方地位悬殊。双方间悬殊的地位差距决定了日本有足够的实力压制韩国经济——而韩国却无计可施,最终坐以待毙。这种状况下,面对韩国纠缠不休的局面,终于突破了安倍政府的忍耐限度,不得不对韩国采取强力措施,通过经济制裁的方式逼迫韩国认清现状。所以说,面对日本突然采取的反制裁手段,韩国一下子就懵了,就像是遭遇了当头棒喝。
如今的结果,根本是可以避免发生的。毕竟双方贸易战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一种双输的结局收场——其中的弱势方韩国必然遭受更惨痛的代价。另一方面,虽然日本家大业大,实力强盛,但同样会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毕竟日韩产业链存在生死共存的关系。在其他方面,韩国也不是说毫无反应,至少在民间爆发了抵制日货等的反之措施,这些手段同样也会对日本构成一定的伤害,日韩大幅倒退的双边关系,促使着韩国企业不断向中国靠拢,这绝对不是日本方面愿意看到的现象,毕竟这会对日本的利益构成严重冲击。所以,要是韩国没有做这种死缠不休的要求,日本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下死手。所以说一切的一切,还是要归纳于韩国方面失败的外交策略,韩国这种不顾实际,呆板僵硬的对日态度,违反了当前社会合作双赢的外交准则。所以在安倍政府看来:韩方的诉求不可理喻且无法接受,这样的问题已经不能再通过原有的外交手段来和平解决,日方最终的选择是长痛不如短痛,直接让韩国认清谁才是大哥。
所以说,外交就是一门艺术。在外交准则中,坚守原则是其中一条,同时灵活多变也是另外一条,两者需要同时兼顾才是优秀的外交。其中的坚持原则和灵活多变分别对应两点:坚持原则是为了保障自身利益不受损失,,灵活多变则是为了维护外交的持续性,保证双方交流顺畅,避免在部分尖锐问题上针锋相对。这样才能确保原本外交中的既定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所以对比于中韩外交,中国外交既能保持原则性,同时又能在不破坏中国原则问题的基础上兼顾灵活性。所以即便安培对于中国存在偏见,但也不妨碍他对中国外交的认可,中国是可以进行合作的;反观韩国,在对于原则问题上,则是过于苛刻,这样必然导致缺失足够的灵活性,在和他国谈判过程中非常容易使谈判陷入僵局。所以在对待慰安妇问题上,到目前阶段韩国不但没能取得预想的目标,反而把自己陷于危机之中,事实证明,韩国外交极其失败。
那么,韩国外交为何会如此呆板?这其实离不开韩国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在作者之前的《地缘政治11:韩国人为什么这么自大?》一文中,我们曾经介绍过韩国人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成因问题:韩国地处东亚地缘政治风暴中心,四大强国中美日俄影响力汇聚于此,除此四大强国之外,北面还有一个政治夙敌朝鲜,这种复杂多变,极端恶劣的地缘环境,使得风暴中心的韩国生存条件非常艰难。为了谋求多方势力的夹击环境中生存发展,就必须得借助于国家民族主义。其中的优势就是借国家民族主义强化民族团结意识,避免遭受周边虎视眈眈势力的渗透,破坏内部稳定;二是借助高昂的爱国主义情绪,激励民众发愤图强,为国家强盛奋斗。
以上两点要素的确起到了巨大的效应。在如此复杂以及恶劣的地缘环境之下,作为资源匮乏的地缘小国,韩国能够夹缝中求生存,依靠独特的民族主义,成长为东亚地区举足轻重的发达国家,这里面国家民族主义情结起到的作用无可厚非。
过度自负的民主主义情节必定存在两面性,一味的煽动国家民族主义,促使韩国人民族情结极度极端,同时十分敏感自负,也可以说是相当脆弱,对国家脸面和利益都到了锱铢必较的地步,即使和自己并不相关,对于问题也会十分敏感,总会影射自身。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说韩国人极为脆弱。在世界上很多人看来韩国人极度缺乏自信。
所以,韩国政府的任何外交手段都必须亦步亦趋,缺乏明显的自信心,很多时候必须得顾及国人敏感的神经。否则,一旦行差踏错,很容易被披上卖国的罪名,进而引起公愤。
在如此束手束脚的外交环境下,没有那个政治家敢大刀阔斧就行改革。再加上韩国又是西式民主政体,政客的选举由民众投票产生。所以在如此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环境之下,没有哪个政客愿意背上 “卖国”的骂名,毕竟那也意味着政治生涯的结束。
在对日问题上这种现象极为显著——要知道历史上朝鲜半岛曾被日本殖民侵略过,在韩国民众内心存在极深的心理创伤;所以,在这种特殊的双边关系下,一旦有人煽动民众极端国家民族主义情绪,很容易就能诱发连锁反应。韩国为了促进国家民族主义,也必须要设立敌视对象,其中朝鲜是一个,更符合以上条件的则是日本。所以韩国内部反日情绪极为高涨,本就束手束脚的韩国外交,当和日本打交道时,主观意识极为严重,存在非常明显的先入为主的思想;而非客观实际的分析内外形势和两国关系。所以,日本能够忍受韩国一次两次的自私外交,但绝不能忍受成为常态,日本和韩国之间不来就不是同盟关系,所以自然忍受的韩国得寸进尺,最终,安培借助贸易战,终止对韩半导体出口,是韩国明白了谁才该听话。
也许半导体只是个开始,在其他很多领域:比如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领域,日本同样捏着雄厚的底牌。甚至金融方面,也可以想象日本的手段必定也是举重若轻。所以,既然美国方面这次并未过多干预,安培必然会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促使韩国俯首称臣。如此看来,这次的日韩贸易战可能并不会轻易结束。韩国这次,估计是要吃大苦头了!
那么,面对这种困局,韩国该咋办?其实选择无非两个:硬扛到底,死活不服输——代价则是经济或被日本打爆;或者投子认负,代价则是不仅不能再拿劳工、慰安妇等历史问题纠缠日本,国民的国家民族情感也会受到严重破坏。
这两条都不是什么好选择。第一条就不用说了。第二条,前文我们已经说过,国家民族主义情结对韩国这个国家的发展其实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如果这股气散了,韩国不仅发展失去了精神驱动力;甚至国家凝聚力都有涣散的风险,长远看伤害未必比被日本打残小。
不过,其实韩国还有第三条路——寻求大国帮助。如果有大国积极介入,日本并非没有松口可能。
这道理韩国也懂,所以事情一出,就想到了美国。
但是,美国态度暧昧,一直对此事漫不经心,这么久了,也并未真正发力。
这就让韩国抓狂了。
其实,抛开美国,中国,其实也是能帮到韩国的。尽管中日关系与日美关系有着本质差异,可中国仍有能力在多方面对日本构成掣肘。而在对日态度方面,中韩多年来都是步调一致的。
可是,真要请中国出手,韩国还得面临着三个难题。不迈过这几道坎,即便韩国开了这个口,中国也未必会接这个腔。
那么,到底是哪三个难题呢?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下一节继续解读。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103节——日韩贸易战之第二部分。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收看全部云石君地缘政治系列文章。
2、日本对韩国发动贸易战的背后到底是什么?难道仅仅是因为慰安妇问题吗?
谢谢你的邀请,这些其实都是表象。
1. 日本人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只是他看不远,要命的是日本人会把他能够看到的往往当作全部。所以他常常会冒险和赌博: 发动侵华战争和偷袭珍珠港就是明证。
2. 日本国现在最大的核心利益是摆脱美国人的控制。但是日本人的天赋秉性以及他所处的尴尬处境决定了他做不了大动作,所以他这几年小动作不断:
南海仲裁案日本人表现得比美国还要美国、比菲律宾还要菲律宾,这是为了骗取美国人放松其管制结果然并卵;现在跟韩国一嘴毛是为了难为美国人、以便为日后抵制美国人埋下伏笔做个套。
3. 世界进入百年变局时代,这个态势日本人是看得到的,他何尝不想有所作为? 只是他被看不远的基因束缚了所以他竭尽全力也难有作为: 这些个小动作美国人是不屑一顾的,因为美国人是随时都可以毫无顾忌地对日本人动粗的。
4. 日本人正确的动作是应该充分地利用东亚大国因素、为难美国的亚太战略,说不定可以有所斩获。日本人要在大智慧上补脑呢!尽管对日本人来说这要求有点高呢!
3、中美贸易战打到什么程度,中国算彻底胜利?
中美贸易战是避免不了的,这是由美国强权政治决定的,不以中国人的意志为转移。中美贸易战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中国没有选择的余地。中国是奋起反击,而不是绝地求生。贸易战的最终结果是中国大获全胜而告终。中美贸易战是中美大国竞争的重要内容,美国不会轻易放弃世界经济主导权,这直接关系到美元霸权的维系,贸易战的成败关系美元霸权的终结。美国拥有庞大的债务,一旦失去世界经济控制权,后果难以想象。太平洋虽然很宽,美国却容不下别人的身影。中国经济的超强韧性和政府强大的控制能力,注定这是一场早有结果的战争。至于打到什么程度算赢,那就看美国什么时候把中国当伙伴,什么时候开始平等合作,什么时候才算赢。不过手,对方是不会尊重你的。在什么时候政治都是实力在说话。美国人的逻辑是打不赢的敌人就是朋友。
4、贸易战的战争方式是什么?
贸易战是指相互贸易来往的双边国家,一方觉得顺差太大,吃亏了,为了自我保护本国的民众利益,增加关税,阻挡另一方的商品流入。而另一方如果有实力,针锋相对,也增加关税,阻止挑起方的商品进入本国,这就贸易战。如果挑起贸易战的一方,没有绝对的实力辗压另一方,就是政治牌,以打贸易战促成和谈,当然也会边打边谈,或者是打了再谈。如果另一方实力较弱,贸易战就是一根大棒,被敲诈勒索。不得不免除关税,任由挑起方的商品进入,这是经济打压。历史上被美国打服的有德国、日本、韩国,著名的剪羊毛就是这样来的。
5、贸易战是什么意思?
贸易战指的是一些国家,通过对进口产品加增高额关税的方式,限制别的国家商品流入本国市场,再通过外汇贬值等措施争夺国外的市场,这样就会引起两国的贸易战!也被称为“关税战”!
6、贸易战是什么意思?
贸易战指的是一些国家通过高筑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限制别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同时又通过倾销和外汇贬值等措施争夺国外市场,由此引起的一系列报复和反报复措施。
7、韩国和日本打贸易战,谁会先扛不住?
韩国和日本打贸易战,谁会先抗不住?答案肯定是日本。
在韩日这场贸易战中,损失最大的是哪个国家?当然是韩国!那么承受了最坏结局的是哪个国家?同样是韩国!如果说在两国的贸易冲突中,还能相出比这更坏的结局么?显然是没有了。时至今日,韩国固然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可是日本似乎也已经亮出了全部的贸易底牌。
【韩国经济现状】
日本此次的措施直击韩国的支柱产业-电子制造业,也正是因为其牢牢地掌控着上游重要原材料等的供应。
很多的半导体原材料都掌握在日企手中,这次限制的几种材料日企的市占都达到了八九成。半导体的制程工艺很复杂,还要求高良率、交货期通常又很紧迫,所以一旦固定使用某些原材料后不会轻易替换,因为那需要冗长、严谨的测试认证过程,所以短期内很难找到合适的替换方案。另外,今年大环境不太好,半导体厂商的库存很高,所以原材料的存货比较保守。如果事态有长期化的趋势,那么今年底、明年初会波及更广的范围。
所谓的“更广范围”指的是全球电子产业链,韩国是全球第二大半导体制造国,又是OLED面板巨头,如果事态长期化,就有可能波及下游电脑、手机等制造业。
韩国半导体和显示屏陷入困境之后,韩国汽车、化工等其他产业也面临严峻挑战。到目前为止,韩国多个支柱产业都高度依赖对日进口,且较难寻找替代品。
【日本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从上文中韩国目前的经济困境可以看出,在这场贸易战中日韩的经济有着千丝万缕无法分割的联系。
日本之所以可以在此次贸易战中略占优势,也无非取决于它此次当然出其不意,和自以为的绝对优势,从而给了韩国一个措手不及。
可是大家不要忘记,这里所说的教难寻找替代品,并不意味这一定找不到。更不意味着永远找不到。在供需双方的需求关系中,没有谁可以永远占据上游。纵然日本可以暂时凭借这这一优势来挟制韩国,但也势必会激化韩国内部对其的各种博弈。
如今的韩国群情激愤,对于日货的抵制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也意味着,纵然在贸易战中韩国纵然筹码稀薄,可是对于日本经济来说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影响的。尤其是在“白名单”中剔除了这为唯一的亚太盟友后,势必也会带来有长久交集的日韩企业间的各种运营成本。
从长远看,一旦韩国真正摆脱了对于日本的贸易依赖,那么日本失去的将不单单是韩国民众的心,而是一位十分重要的贸易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