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商标异议制度全解析:流程、理由与关键注意事项!
内容转载自:隔壁老王说跨境
德国作为欧洲重要的经济体,其商标保护体系以严谨著称。异议制度是德国商标注册后的核心监督机制,旨在平衡在先权利人与新注册商标申请人的权益。以下从异议程序、法律依据及实务要点展开分析,助力企业规避风险,高效维权。
一、异议受理机构与提出时限
1
受理机构
德国专利商标局(DPMA)负责处理异议申请,其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2
提出时间
异议须在商标注册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提交,逾期则丧失异议权。
注:与欧盟商标异议程序不同,德国采用“注册后异议”模式,商标需先完成注册再接受公众监督。
二、异议的法定理由
异议人需基于以下任一理由提出申请(需提供证据支持):
1、与在先商标冲突:包括已注册或申请中的商标存在近似或者混淆风险;
2、商标缺乏显著性:一些商标过于普通或者描述性过强,无法起到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作用。例如,“手机”作为所有手机产品的通用名称。
3、侵犯知名商标:即使未注册,但已具备市场知名度的商标可主张权利;
4、代理人抢注:未经授权以代理人名义注册商标;
5、与其他商业标识混淆:如企业名称、域名等;
6、违反公共秩序或道德:例如含有国家标志或误导性内容。
三、异议流程详解
德国商标异议程序分为四个阶段,强调书面审理与证据对抗:
1
初审阶段
①异议人需填写DPMA指定表格,注明异议理由及依据;
②DPMA审查形式要件,不合格者需在期限内补正。
2
冷静期
①双方可共同申请至少2个月的协商期,并可延长;
②若达成和解,异议程序终止,但费用不予退还。
3
对抗阶段
①异议人需在2个月内提交证据材料,被异议人随后有同等时间答辩;
②通常无口头听证,以书面材料交换为主。
4
裁定与救济
①DPMA综合证据作出裁决,败诉方可于1个月内向德国联邦专利法院申诉;
②若异议成功,被异议商标将被撤销,且注册证书失效。
四、费用与关键注意事项
1
费用标准
①基础异议费:250欧元,每增加一个在先商标加收50欧元;
②费用承担:通常各自承担,但败诉方可能需承担对方费用。
2
实务要点
①使用证据:异议人需证明在先商标在被异议商标申请日前5年内有实际使用,否则异议将被驳回;
②冷静期策略:充分利用协商期降低诉讼成本,但需注意期限管理;
③多商标异议:允许通过单一申请对多个商标提出异议,节省程序成本。
五、制度特点与风险提示
1、不审查相对理由:德国商标局仅审查“绝对驳回理由”(如缺乏显著性),不主动比对在先商标,权利人需自行监测公告期并提起异议。
2、注册后维权难度高:若未及时异议,后续只能通过无效宣告或诉讼维权,成本显著增加。
六、经典案例解析
实例一一
王致和商标抢注案
背景:
2005年,中华老字号“王致和”商标在德国被一家名为“欧凯”的公司抢注。欧凯公司是一家主要销售中国食品的企业,同时还抢注了其他中国知名品牌如“老干妈”和“恰恰瓜子”的商标。
异议与诉讼过程:
1、异议提出:2006年,王致和集团发现商标被抢注后,立即委托德国律师与欧凯公司协商,但未获回应。随后,王致和集团依据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商标法》向慕尼黑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欧凯公司归还商标并赔偿损失。
2、一审判决:2007年11月,慕尼黑地方法院判决王致和集团胜诉,认定欧凯公司恶意抢注商标,并要求其停止使用“王致和”商标。
3、二审判决:2009年4月,巴伐利亚州高等法院维持一审判决,裁定欧凯公司必须撤销抢注的商标并停止使用。整个二审宣判仅耗时5分钟,标志着中国企业在海外商标维权中的首次胜利。
意义:
该案件是中国企业首次在海外通过法律手段成功维护商标权益的典型案例,为中国企业海外维权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也揭示了商标抢注问题的严重性。
实例二二
Lexware诉Leshare商标异议案
背景:
2015年,中国乐视公司申请注册“Leshare”欧盟商标,用于第9类(计算机软件)和第35类(在线广告)商品和服务。德国软件公司Haufe-Lexware以其在先注册的“Lexware”商标提出异议,认为两者存在混淆可能性。
异议与诉讼过程:
1、异议提出:Haufe-Lexware于2015年6月向欧盟知识产权局(EUIPO)提出异议,认为“Leshare”与“Lexware”在视觉、听觉和概念上存在近似性,可能导致消费者混淆。
2、EUIPO裁定:2016年8月,EUIPO驳回了Haufe-Lexware的异议,认为两商标在视觉和听觉上虽有部分相似,但概念上差异显著,不足以构成混淆。
3、法院判决:Haufe-Lexware不服裁定,先后向EUIPO申诉委员会和欧盟普通法院提起诉讼,但均被驳回。法院认为,尽管两商标在部分方面相似,但“Leshare”并无明确含义,而“Lexware”则与法律相关,消费者能够区分两者。
意义:
该案件展示了欧盟和德国商标异议程序中关于商标近似性判断的复杂性,强调了商标概念差异在异议裁定中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商标注册中的维权能力。
本文地址:http://lainuan.cn/archives/1257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跨境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侵权链接、联系方式等信息发邮件至candieraddenipc92@g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