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时间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好在哪里?为什么该片会以如此快的速度火起来?)

时间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好在哪里?为什么该片会以如此快的速度火起来?)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舌尖上的中国》好在哪里?为什么该片会以如此快的速度火起来?
  • 2、《舌尖上的中国》哪一集最好看?
  • 3、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舌尖上的中国3》口碑断崖式的跌落呢?
  • 4、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洛阳出现的美食是什么?
  • 5、舌尖上的中国中的所有美食?
  • 6、你的家乡哪些美食上过《舌尖上的中国》?
  • 7、《风味人间》和《舌尖上的中国》相比如何呢?
  • 8、舌尖上的中国是什么意思?
  • 9、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你看了几遍?最喜欢哪一季?
  • 正文

    1、《舌尖上的中国》好在哪里?为什么该片会以如此快的速度火起来?

    记得第一部《舌尖上的中国》首映,是在2011年前后的秋天,那个时候我们在上大学,在学生宿舍晚上拿笔记本电脑看这部美食纪录片,非常有氛围。

    那个时候,是我在北方上学的第3个年头,我来自江南,去往北方生活,吃惯了10多种面条:油泼面,担担面,焖面,杂酱面,刀削面,拉面,玉米面,手擀面……

    看着这部美食纪录片呈现出来的神州大地各式各样的特色美食,还有它背后的风土人情,浸润其中是一种家乡的味道: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精良制作,高清画质

    看《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美食纪录片的第一观感,在2011年前后,4K画面还没有普及,那个时候720P画质的镜头便属于高清影像,我们宿舍7位同学来自天南海北的5个省份,围坐在电脑旁看得津津有味。

    到后来《舌尖上的中国》的第2/3季,也就是第一部的续集,分别在随后的两个年份里上映,已经引进了显微摄影,对于完整呈现美食的制作秘诀、天然反应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艺术享受。

    异域风情,底蕴深厚

    我们的祖国遍布山川湖海,地大物博,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然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终其一生多半只能在一个地方长久定居下来,环游世界那是少数人的奢侈梦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我们生活区域以外的风土人情和饕餮美食,我们如同坐井观天,只窥见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而通过《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美食纪录片的镜头呈现,我们才得以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原来还有如此丰富多彩的味觉享受:新疆的烤馕,西藏的悬崖蜂蜜,舟山群岛的深海捕捞……

    继往开来,柳暗花明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美食纪录片的导演,是陈晓卿,当时是他在央视任职期间带领团队制作而成的,一共推出来3季。后来,陈晓卿从央视离职,但是这部深刻影响了传媒界的美食纪录片,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并没有戛然而止。

    2019年,陈晓卿从体制内跳出来后,带领新的团队,访遍中国和伊朗、土耳其等地,推出《风味人间》美食纪录片,而且第2季正在2020年6月份的档期热映。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风味人间》到《舌尖上的中国》,中国的美食文化一直在薪火相传,循着“一带一路”的足迹走过苍凉大漠,走向神秘的远方。

    2、《舌尖上的中国》哪一集最好看?

    首先我要说的是每一部都很好看,接下来我说说我的观点,评价就不敢了。

    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7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5月22日晚结束在央视一套的播出,一道道美食让人回味无穷。在食品工业化时代,人们仿佛又从该片中找到了对传统美食的热情和敬意。该片也让央视一套每晚10点半的收视率超过同时段的电视剧。有关专家认为,其成功之处在于突出的人文情怀。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著名纪录片学者张同道说,这部片子之所以火爆,首先在于其选材具有高度的大众性,所谓“食色性也”,不分阶层、不分民族、不分年龄的人们都离不开食物,所以它能获得最广泛的认同,也就有了最广泛的观众基础。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贯穿全篇的人文情怀。和该片总导演陈晓卿是朋友的张同道说,陈晓卿本人就是很有品位的美食家,他把这种概念带到作品里,从普通食物中提炼人生情怀,他很早就想拍这样一部纪录片,终于在2012年3月付诸实施,成片过程也异常艰辛。

    张同道说,“乡愁”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不管是从南方到北方,从国内到海外,所谓最好吃的菜是妈妈做的菜,最好的东西是故乡的东西,最好的回忆是童年的回忆。《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光是对美食的垂涎,还有流泪的冲动。

    “因为爱中国饮食,所以更爱中国。”该片把一批已经不常看电视的“80后”、“90后”又重新拉回电视机前,收到了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没有的效果,也许这是该片的“意外收获”。

    第65届戛纳电影节组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曾特意点名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片花。其海外单集销价也有望超过《故宫》保持的单集最高5到6万美元纪录。陈晓卿表示,在海外纪录片市场分类里,美食旅游类节目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而中餐享誉海外,用美食讲述百味人生,用一种温和的方式讨论一个国家的变迁,“这是中国真正软实力所在,没有任何阻碍,可以达到全世界。”

    正是有着这样的文化根基,《舌尖上的中国》在让人流口水的同时,也难免被过度诠释。

    《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美味的食物、淳朴的劳动人民、美好的生活,这样的祖国,自然是值得热爱的。

    观众说法

    与传统的美食节目不同,《舌尖上的中国》在地域上采取了大范围的跳动,并且不以菜系进行划分,反而每集都有自己的主人公,比如70多岁的吉林鱼把头、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陪外婆制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舌尖上的中国》对食物朴素细腻的描述,对人和食材的关系的微妙理解,也使得本片不仅仅是一部表现美食的纪录片。

    一位家在湖北、现居北京的音乐人说,她追看《舌尖上的中国》跟“吃”就完全没有关系,“我对吃本来就不感兴趣,平时主吃素。这部纪录片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将如何‘食物’这个宏大的主题,浓缩在几集的纪录片里。”而这种食和人的紧密相连,也让不少观众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看《舌尖上的中国》,讲到宁波年糕,听到里面传出的阵阵乡音,很想家”。

    在陈晓卿看来,《舌尖上的中国》远不止是一部“吃货圣经”,而观看《舌尖上的中国》也不应该只是“吃货”的狂欢。“做纪录片,文化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讲吃,不就跟美食栏目一样了?这个片子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中,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 、“看了这片子,爱上了别人的家乡。皆因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是片中食物的享有者,所以就有了一种在场的感觉。”一部纪录片,让我们尝遍了生活的百味。

    海外影响

    2013年的法国春季戛纳电视节上,《舌尖上的中国》引领“中国晚宴”活动得到各国媒体和机构的好评,该片也将实现央视纪录片海外销售市场的历史性突破。央视纪录片频道邀请相关专家,为《舌尖上的中国》举行研讨会,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舌尖上的中国》为观众打开了一扇窗,也让中国纪录片人看到了希望。

    《舌尖上的中国》引起的海外市场的热烈反响更是让纪录片人看到了希望,国内自制纪录片终于得到市场及大众的认可,也终于在海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副司长王丹彦称,近几年,纪录片业界才刚刚在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现在我们几十个上星频道的竞争环境中,确实只有娱乐节目和电视剧在拼收视。这个时候央视打造晚间纪录片时段恰逢其时,也对大众文化需求和审美需求起到了有判断的引领和追求。”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通过对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本片制作精良,7集内容制作耗时13个月,2012年5月在央视首播后,在网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片于2012年7月在台湾公视播出,2012年9月在新加坡星和都会台播出,2012年10月起在香港TVB翡翠台播出。第二季已于2014年4月18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开播,并在爱奇艺、乐视网等多个网络平台同步播出。

    《舌尖上的中国》从2011年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历时13个月拍摄完成,这也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摄制组行走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70个拍摄地,动用前期调研员3人,导演8人,15位摄影师拍摄,并由3位剪辑师剪辑完成。

    舌尖系列包括《舌尖上的中国1》、《舌尖上的中国2》、《舌尖上的中国3》。

    由《舌尖上的中国》原班人马倾力打造的电影版《舌尖上的新年》将于2016年1月7日公映。

    3、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舌尖上的中国3》口碑断崖式的跌落呢?

    在王志安在说出“煎饼果子胡辣汤是穷人食物”的时候,一众正吃着煎饼果子、喝着胡辣汤的观众气氛地拿起了电视遥控器,换到了春节联欢晚会重播节目,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到:去你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

    原本只是在分享美食给人带来愉悦感和满足感,追寻中华美食文化,怎么突然对美食分起了贫富贵贱呢?

    再看看第三季第一集器具,节目组给章丘铁锅打了广告,却让原本就热销的章丘铁锅的老工艺师傅们累断了腰,节目曝光章丘铁锅了一下子就让库存卖空,订单都排到了两年后。

    更有黄牛屯过,竟然还直接到店里抢锅,到制造车间扰乱生产,被迫让章丘铁锅发布了“章丘无锅”的声明。

    原本分享美食的意图,在节目呈现出来的确实这般效果,与观众记忆里的《舌尖上的中国》大相径庭,自然叫人喜欢不起来了。

    简单问题专业回答,专业问题趣味回答。关注头条号:影迷也疯狂,连接电影和你!

    4、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洛阳出现的美食是什么?

    作为十三朝古都的洛阳从来不缺乏美食,她也素有“汤城”的美誉,历来都是美食爱好者的“天堂”。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央视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却鲜有镜头,在播出的好几季中,连续追“剧”最终发现了一幕洛阳的美食,那就是第二季第5集《相逢》中作为片头出现的:牡丹燕菜!虽然是配角出现,但是看到这短短一幕镜头,足以让我这个洛阳吃货过目不忘!

    说起这道菜,据说之前称之为“洛阳燕菜”,后来的“牡丹燕菜”据说是因为周总理,他品尝过后给出了“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的评价,从此“洛阳燕菜”便有了“牡丹燕菜”这个名字。这道菜造型美观、汤鲜味美、酸辣香郁、爽滑适口、文化内涵丰富,也历来是人们来洛阳不可错过的美食之一,至于在哪里才能吃到正宗的牡丹燕菜,小编慢慢跟你说!

    相传牡丹燕菜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也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久远的名宴之一。又称牡丹燕菜。主料有白萝卜、海参、 鱿鱼、鸡肉。它的传说非常的多,当然绕不开第一女皇武则天了。这道菜最为独特之处是把普普通通的白萝卜,经过多层工序精心烹制,做出燕窝的味道来,更为厉害的是,菜成之后淋上汤汁,宛如一朵色泽夺目娇黄的牡丹花浮于汤面之上,无不令人拍手称绝!

    那么话说回来,对于外地游客想吃到正宗的牡丹燕菜,值得推荐的有哪几家呢?

    首先,名声最响亮的是位于老城的“真不同饭店”。始创于1895年,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是中华老字号、中华餐饮名店(容易太多了,不一一列举,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查下),不过价格也随着称呼水涨船高,去里边吃水席,最大的一个亮点是有打扮成宫女和太监的店员为你布菜,还能跟“导游”似的讲解菜品的典故,让你在美食中领略洛阳的故事。

    其次,小编更倾向于“管记水席”,尤其是对于普通老百姓(吃货)来说,跟接地气。管记水席在老街内小胡同里,很有名。也曾经入围过中国最好吃的100家餐厅。酸汤焦炸丸子、连汤肉片、牡丹燕菜、蜜汁红薯、八宝饭等等,配上馒头。别说有多带劲!

    至于其它的水席楼还有很多,比如洛阳水席园、建坤水席宫、九府水席老店等等,能说起来名号的还有很多,在这里也就不一一列举了。每个人口味不同,所以还是得靠各位“老吃家”自己去品尝,不知道有没有喜欢吃水席的网友呢?评论区等你!

    5、舌尖上的中国中的所有美食?

    对于这个问题“舌尖上的中国中的所有美食?“在下是这样认为的:

    首先,《舌尖上的中国》是由陈晓卿执导,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美食类纪录片

    该节目主题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人物故事串联起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

    该片第一季于2012年5月14日在CCTV1《魅力记录》栏目首播

    于2012年7月在台湾公视播出,2012年9月在新加坡星和都会台播出,10月起在香港TVB翡翠台播出。

    第二季于2014年4月18日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

    第三季于2018年2月19日在央视综合频道和纪录频道同步播出。

    几乎囊括中国各地的特色美食,并参考菜系与地理范围,分为京津、沪上、岭南、齐鲁、川渝、潇湘、闽台、钱塘、苏扬、徽皖、松辽、秦陇、三晋、中州、荆楚、赣江、滇黔、青藏十八章,每章中都罗列了当地的传统名菜和风味小吃,每道菜品都有详细的介绍。

    以上就是《舌尖上的中国》一个大概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6、你的家乡哪些美食上过《舌尖上的中国》?

    对于吃货的我,一直都喜欢观看《舌尖上的中国》,此记录片不仅展示了中国各地的特色风味美食,而且还追溯到美食的源头及相关的精彩故事。《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四期时间的味道,详细介绍了我们湖南最具地方特色的湘西腊肉。

    湘西腊肉醇香可口,聚积了多种香气,它的腌制方法在湖南等地广为流传,相对一般的腌制有所不同,无论是腌制还是熏制过程都有讲究。

    下面小雅与大家一起分享湘西腊肉的制作及食用方法:

    【食材】五花猪肉2500克

    【调料】食盐30克,米酒100克,花椒适量

    【燃料】杨梅树杆、柚子树杆、橘皮、松果、稻米壳、花生壳

    第一步:猪肉切成厚度5厘米左右的长条,食盐溶于米酒中,米酒均匀地抹在五花肉上,撒入花椒腌制5~7天,期间翻动2次,然后放置大阳下挂晒;

    第二步:挂晒至保留70%左右的水分时,悬挂在离灶堂上方,用一日三餐的柴火烧菜煮饭产生的冷烟熏制,木柴以晒干的杨梅树杆、柚子树杆、橘子树杆等硬木为佳,同时添加松果、稻米壳、花生壳、橘皮等这些带有香气的燃料,让这些燃料香气通过烟雾渗透到五花肉里,这样熏制2个月左右,腊肉大功告成了,远远的就能闻到腊肉浓郁的香气,虽然表面沾满了黑烟灰,显得黑乎乎的,但切开里面红白相间,煞是好看,口水忍不住要流出来;

    第三步:腊肉腌制好了,埋入稻谷堆里自然储藏,这样既保存了腊肉咸香的原始味道,又延长了保存时间;

    第四步:腊肉食用时,先用火烧掉肉皮上未刮干净的硬毛,然后用淘米热水清洗干净,由于肉皮较硬,用沸水煮烫一下使肉皮微软,方便切片;

    第五步:腊肉的烹饪方法主要是蒸与炒,与腊鱼、腊鸡等腊制品合蒸称之为合蒸腊味,为湖南的一道名菜。腊肉可以与许多野菜或小菜搭配炝炒,比较经典的有:腊肉炒笋子、腊肉炒藜蒿、腊肉炒萝卜皮、腊肉炒蕨菜等。

    温馨小告示:1. 腌制腊肉的时间要选在立冬后立春前,不宜太早或太晚,2.腊肉腌制前鲜肉不用洗;3.在熏制过程中腊肉半个月调换一下位置。

    疑点解答:

    1. 为什么要用杨梅树和柚子树为燃烧木材?

    答:杨梅树、橘子树和柚子树木质坚硬高,燃烧时产生的烟雾相对少,减少在熏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和苯比芘等致癌物质。

    2. 为什么一定要在立冬后立春前制作腊肉?

    立冬后和立春前这段时间天气寒冷,细菌繁殖慢,腌制时腊肉不易发生发臭变质,腌制后放置外面晾晒苍蝇也少。

    3. 腌制前为什么鲜肉不要洗?

    很多人认为买回来的鲜猪肉不干净,腌制前用水洗一遍,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鲜肉进了生水会导致保存时间短,另外熏出来的腊肉还会影响口感。

    4. 食前为什么要烧皮?

    烧皮一方面是将皮上残留的硬毛烧焦便于刮干净,另一方面腊肉经过长时间熏制皮变得很坚硬,烧烤后会软化更好吃。

    5. 食前为什么要用淘米水清洗?

    淘米水属碱性,将其加热有很强的清洁能力,能很好地将油渍分离,吸附油垢。

    6. 腊肉熏制过程为什么要调换位置?

    悬挂灶台中央位置的腊肉,油烟最大,调换位置是为了腊肉受烟烤均匀。

    美食,舌尖上的风景,关注小雅美味,共同探讨美食话题,让美味陪伴你的生活。图文小雅美味原创,剽窃必究。

    7、《风味人间》和《舌尖上的中国》相比如何呢?

    看了一两集,觉得还不错。

    8、舌尖上的中国是什么意思?

    舌尖可以理解为吃的,引申为美食,舌尖上的中国只中国的美食。但是节目中,是借美食来介绍中国的传统文明。

    9、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你看了几遍?最喜欢哪一季?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你看了几遍?最喜欢哪一季?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拍摄的确实不错,给了美食一种全新的定义,美食和人文故事相结合,一道美食一个故事,确实百看不厌,我只看了一遍,最喜欢第一季。

    《舌尖上中国》为何可以引起共鸣

    《舌尖》是一部美食纪录片,主要内容就是全国各地寻访美食,通过全国各地美食食材的构成元素,来让我了解中华民族的饮食历史和饮食文化。我们都知道,《舌尖》最吸引人的不是当中有多么好的美食,而是每当故事结束后,通过美食来讲述美食与人的关系,以及哪些经典的独白,可以说这些才是最吸引人的。

    《舌尖上的中国》为何只火了一季

    我想大多数人和我一样,第一季很经典。然后一季不如一季,确实是这个情况,既然是美食类纪录片,讲述美食与人本无可厚非。如果,美食制作只能当做绿叶的时候,就的的非常牵强了。举个例子《还珠格格》第一部的时候大家都非常喜欢里面的小燕子,叽叽喳喳就像真的是一个燕子。到了第二部的时候,再也不是本色出演了,明显有装的痕迹。所以,脱离了美食的本质,其他的就显的非常的空洞。

    个人愚见,如有不妥敬请见谅,另外我最喜欢的就是,椿树沟做煎饼那一期,里面的爷爷奶奶可以说是太真实了,真的是很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