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V(什么是LTV(客户终生价值)?)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什么是LTV(客户终生价值)?
LTV = Life Time Value,客户终生价值。除了 CAC(客户获取成本),所有创业者被教导要关注的第二个东西是 LTV,即“客户终身价值”。
在电商业务中,很容易辨认“首次购买价值“(AOV,平均订单价值),但这不是客户终身价值 LTV。要理解 LTV,你需要先了解“重复购买率”,这对创业公司很难,不过可以这么做:先估算出你的假设,然后测试数据长期表现,最后随时间推移,慢慢完善你的 LTV 计算。
在 SaaS(或任何有经常性收入业务)业务中,你要弄清什么是“客户流失率”,或每月离开你业务的客户数(钱和客户数量),所以测量 LTV,需要你每过一段时间就查看大量数据,确知这些数据如何表现,然后,对数据集其余部分作出假设。这里的问题可能在:很多 SaaS 公司会假设客户生命期为 5 年以上,但这种方式,没把技术或竞争对手干扰等影响考虑在内,而这些因素,很可能会对你客户流失及定价造成深远影响。
很多新手会犯的另一个错误是去衡量“收入”,但正确做法应该是:衡量由客户带来的“利润”,因为这样,你才能知道你在获取客户上花的成本/方式是否有效/正确。
举个例子:假设你花 200 美元获取一个新客户,他在你这消费 3 次,每次花 100 美元(共 300 美元),看上去不错。但是如果你利润率是 50%,那其实你只赚了 150 美元,也就是说,实际上你获取这个客户时亏了 50 美金(200-150)。
当然,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在获取客户上亏点钱值得,因为你有合理假设作为铺垫,比如你很可能假设:你很快会启动第二个增值服务,而这些增值服务,你现有客户群很可能购买,或如果你有很强大客户普及率,前期为用户获取亏点钱会促进盈利。
但如果你的财务情况是建立在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增加的 LTV 上,或基于固定的经常性收入流,请记住:将“重复营销成本(推行你第二个增值服务需要的成本)或保留率成本(保留客户不流失成本)”纳入你计算公式。
以上答案参考硅发布微信文章《烧钱前,务必恶补这些指标》。
2、LTV是什么意思?
您好 iTV是通过有线宽带接入的电视服务。目前有近百个直播频道,数万小时的海量点播,每月呈现院线同步的电影大片,还增加了3D、蓝光及杜比等内容,并提供游戏、音乐、阅读等各种丰富的电视应用。
3、创业者所要了解的CAC、LTV、PBP到底是什么意思?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三个名词:
CAC: 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意思是“用户获取成本”
LTV : Life Time Value,意思是“用户的终身价值”
PBP: Payback Period,意思是“回收期”
假设一家创业公司为了获取客户而提供免费上门洗车的服务,而每次洗车的成本(算上人工和交通成本等)是30元(纯猜测),那么这家公司的CAC,即用户获取成本就是30元。而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很可能跟投资人讲的故事是:
“我通过损失30元获取来的客户,未来会持续在我这里花钱洗车,而且因为我们和客户建立了联系与信任,这个客户以后的保养、维修、保险等跟车有关的消费都会发生在我的平台上,而后续的这些服务能够带来的收入是每个用户3000元,假设毛利率是10%的话,赚到的钱平均加在一起合理的猜测是300元(纯yy)。也就是说,每个用户我花30元,带回来300元,净赚270元。所以,我今天要融资300万,去除工资等必须花费,剩下的钱还可以用来获取5万用户,这样每个用户能赚300元的话,就产生了1500万的潜在收入,所以赶快投资我吧!”
这里的每个用户未来能够贡献的300元毛利,就是LTV,即“用户的终身价值”。 当然,这只是一个超级简化的版本,实际上创始人还要回答投资人会考虑的很多问题,比如复购率、流失率、用户获取渠道等等,但归根结底投资人看的就是,一家公司花出去的钱,能不能带来更大的回报,哪怕这个回报相对来讲是长期的,也就是说, 到底这家公司的LTV是否能够大于CAC。
在这个问题上,最近两年画饼最成功(目前为止确实也做得很好)的一家公司叫做:滴滴。通过大量出租车的补贴带来用户,然后发展专车,接着又推出快车、顺风车、巴士、代驾等新的互联网出行方式,再到试水新车销售、保险销售等等,说不定未来还会有二手车销售、游艇销售、房车销售……总之,未来发展一切与出行相关的生意。这里的LTV潜力简直高到不行,所以投资人们愿意把大量的钱砸在CAC上,做补贴,抢用户,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虽然洗车公司和滴滴讲的故事略微类似, 但重点在于谁的“切入点”更靠谱。 出租车出行是刚需,供给有限,且可以自然延伸到专车和代驾等出行市场,洗车却几乎是处处反面。 之所以那么多洗车平台都死掉了,是因为他们讲的故事都缺失了很重要的一环—— 他们的 用户留存率低、服务拓展性弱。
故事讲完了,我们再具体看下CAC、LTV和PBP的科学计算方式。
CAC
CAC 看似简单,就是获取一个用户的成本,但其实也有几个要注意的地方:
一)当你花费了1000元在两个广告渠道上(各500元),一个渠道带来0个客户,一个渠道带来5个客户,那么有的人会用500元除以5个客户数,得出自己的用户获取成本是100元,而忽略了另外无效的部分。但其实应该是用总花费( 1000元) 除以客户数(5个),得出每个用户的获取成本为200元。这个金额才是你为了带来每个用户所花费的最真实的成本,也是之后预算的基础。
二)若你某一段时间的用户增长为100人,共花费了1000元的渠道费用,那么你的用户获取成本也许不是10元,因为这100人里很可能有自然增长的成分,并不都是通过1000元的渠道费用而来。举例来说,像足迹这类现象级的用户增长,如果不把自然增长和渠道增长分开,那么最后得出的结果一定是非常有误导性的。
所以总的来说, CAC应该是 总的市场相关花费(甚至应该包括销售、市场人员的工资等)除以总的对应花费带来的所有新用户数 ,而且这里的CAC是一个平均值,如果你使用了不同的渠道,那么 每个渠道都会有一个自己的CAC ,这里就有很多可以 优化CAC 的空间。
可以看到,哪怕只是简单的CAC也有非常多的学问和维度,所以在创始人、FA、VC、PE之间,其实可能会有很多“坑”或者不同的表达方式。现在有的投资人只会问你,用户获取成本是多少,他们自己可能也不会把各种渠道和各种情况分析得那么透彻,于是这里就可能存在DD(尽职调查)不到位的问题。当然, 最可怕的还是创始人自己概念不清,而采取了错误的发展策略。
LTV
LTV本身的复杂性和预判难度就会高一些。
简单来讲,如字面意思,LTV就是获取的用户能够为公司带来的总价值。但在计算的时候也有如下问题需要注意:
很多人用“收入”来计算LTV是错误的,LTV应该用毛利来计算,因为你要衡量的是你花出去的钱到底能不能赚回来,所以要用真正赚到手的钱来计算。
计算LTV要考虑到用户的流失率 ,即必然不是所有用户都会一直使用一家公司提供的某种服务。如果公司在1月份获得的100家客户,在2月份仅剩下90家,则月流失率(Churn Rate)为10%,相对应的留存率为90%。当然对于留存率来说,还有一个复杂的Cohort Analysis表格专门来分析,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在之后的文章中会专门介绍)。
如果要把用户购买频次或客单价的变化也考虑进来,就会变得非常复杂和难以准确判断了。这里也可以合理的参考历史数据,得出一个Historical LTV,即历史上已经发生了的某个客户的连续购买所带来的总利润额。
所以LTV相对准确的计算公式是:
(某个客户每个月的购买频次*每次的客单价*毛利率)*(1/月流失率)
其中的 “1/月流失率”是得出平均每个客户在该平台能够留存的总时长是多少月。 市场普遍认为 LTV>CAC 的时候公司是有可能性的,LTV<CAC 的时候模式是无意义的,而LTV/CAC=3 的时候是公司最能健康发展的(小于3说明转化效率低,大于3说明在市场拓展上还太保守)。
PBP
PBP的意思是花出去的用户获取成本可以在多长时间内回本。
如果忽略PBP(回收期),哪怕 LTV>CAC 公司也可能会出问题。一般市场上认为,PBP在一年以内为佳,因为LTV的计算是可以长达5-10年的,但现金流和融资的压力却是逐年累积的,PBP越短,越有利于公司的现金流和再投入,也能减轻公司的融资压力等。之前市场上很多玩家就是只关注LTV和CAC,却忽略了PBP,所以在市场变动期就会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
在市场好的时候,投资人更关注潜在的LTV,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则会希望PBP越短越好。
作为创业者, 可以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但请务必确认这个侧重点是在你摸清所有可能性和后果的前提下做出的 ,每个创业者都需要有一套最基本的创业理论,并在运营公司、融资的时候用其武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