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日本捐款给中国(关东大地震时,中国捐款8亿帮助日本救灾,后者为何要屠杀大量华工?)

日本捐款给中国(关东大地震时,中国捐款8亿帮助日本救灾,后者为何要屠杀大量华工?)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关东大地震时,中国捐款8亿帮助日本救灾,后者为何要屠杀大量华工?
  • 2、中国向日本捐口罩,你们怎么看?
  • 3、日本为什么向中国捐口罩?
  • 4、为什么中方捐赠日本的是核酸检测试剂,而不是抗肺炎的中药?
  • 5、作为一个在上海的日本人,应该给三星捐款帮助三星提高市场份额吗?
  • 6、有人说日本援助物资的标语其实多为在日的中国人所撰,那为什么在中国有这么多中国人,却写出完全不同的标语?
  • 7、如何看待日本在这一次“新型肺炎”中援助中国的表现?
  • 8、中国近年给日本捐款多少?
  • 正文

    1、关东大地震时,中国捐款8亿帮助日本救灾,后者为何要屠杀大量华工?

    鸡汤喝多了,就会中毒的。。

    1923年9月1日的日本关东大地震,伤亡20万人。听闻日本受灾后,当时的积贫积弱的北洋政府和各界人士,患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忘了日本做过的孽,发起了“捐款救灾”活动。

    北洋政府捐助20万库银;

    外交总长顾维钧表示:"我国本救灾恤邻之义,不容袖手旁观,应由政府下令,劝国民共同筹款赈恤"。摄政内阁以大总统令的方式号召全国人民"广募捐款,尽数拨汇,藉资拯济,以申救灾恤邻之至意"。

    上海总商会捐助600多万,购买面粉大米;这些是第一批达到日本的国际援助。

    梅兰芳还通过义演筹集了5万元;

    上海慈善家王一亭,“为彼邦朝野感念”,捐助6000担大米、2000袋面粉。(1937年,日本占领上海后,让他当汉奸。王一亭气病了,中间去了一段时间香港,不久病死在上海。)

    孙中山也致电日本国摄政裕仁亲王:"请接受中国人民的深切慰问。"

    上海教育界还组织家长学生挨家挨户募捐。(八一三事变时,这些受害者会怎么想?)

    段祺瑞组织"救灾同志会",当场筹集了价值10万日元,汇给日本首相山本权兵卫;就是这个山本权兵卫提出使用“速射炮的数量优势”攻击北洋水师。开战前,他还秘密组织人员对北洋水师的主力舰船“定远”、“镇远”两舰进行精确测量。我国绝对的“友人”!

    除此之外,各省长官都有捐钱。几千到数万元不等。

    然而,就在北洋政府募捐的同时,日本政府也没闲着。

    摄政的裕仁皇太子一面派出3.5万军队在受灾城市巡逻;一面造谣指责闹灾是因为“朝鲜人和社会主义者冒犯了神灵”。甚至,日本右翼势力还造谣朝鲜人要趁机搞暴乱。

    于是,由军队、警察、市民、村民组成的"黑龙团"马上上街抓捕朝鲜人。对其进行百般嘲弄、污辱,然后当街砍头处死。共计有6000多名朝鲜人被处死。

    在行凶的过程中,有750多名华工被害。日本给出的理由是“误杀”,把华工当成了朝鲜人。这绝对是骗人的,因为华工穿中式衣服,很多还留着长辫子。

    同年,10月8日,幸存的华工回到国内以后,将这个消息公诸于众,舆论一片哗然,对日本展开声讨。而日方先是否认,后又说是误杀。甚至,日本还将去调查真相的华工领袖王希天残忍杀害,抛尸河中。

    这场救灾,就是一出“农夫与蛇”的闹剧。

    (文|勇战王聊历史)

    2、中国向日本捐口罩,你们怎么看?

    当初我国疫情肆虐的时候,日本给中国捐赠口罩,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曾经感动了很多人。那种在同一片天空下对方投来感同身受的温暖,让很多人对日本人的印象一下子大幅度提升。

    现在日本有了疫情,中国向日本捐赠防护服和口罩,也是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应该做的事,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都是这个意思。

    也许有人会说,中国自己的防护服和口罩还不够用呢,还用去捐助别人?这话或许有一定道理,我们现在口罩确实紧张,虽然今天有报道说眼下口罩的日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亿只,恐怕还是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但是很多事情我们知道都是一码归一码,不够用归不够用,该赠送的还是要赠送。就像你碗里的饭,有的时候自己省吃一口,匀一口给那些没饭吃的人,也是一种温暖。是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从来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此刻日本的疫情正是有发展严重的趋势,正是需要口罩的时候,这时候给他们送上口罩和防护服,可谓是雪中送炭。有一天你说等我们的口罩都够用了,有多余的再送给日本吧,等到那时候人家的疫情也控制住了,你再送就变成了锦上添花,甚至连锦上添花也不是,变得毫无意义了。真等到那一天,你在给人家送口罩,就变成了香港作家李碧华口里所说的“夏天的棉袄,冬天的蒲扇”,那叫多余!

    3、日本为什么向中国捐口罩?

    近期各地口罩都出现缺货现象,在关键时刻日本竟然出手了,那么日本为啥捐赠口罩呢?向中国捐赠口罩的国家还有哪些?在关键时刻,日本友人伸出援手真的让人非常感到,如今口罩在我国成为热销品,为了保障供应充足,目前各大口罩厂工人已经提前返回工厂上班了。在肺炎防控之下,武汉目前最紧缺的就是口罩已经防护衣等等。在这种情况之下,向武汉伸出援手的竟然会是日本的国际友人。记者26日从四川航空获悉,携带日本人民捐赠的100万枚防疫口罩的3U8086“东京-成都”四川航空航班已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目前,物资正紧急通过汽车运输来协助武汉。目前,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在流行区域缺乏防毒材料,例如口罩。四川航空有关负责人介绍,四川航空几天前已收到准确消息,日本国际友人将捐赠一批防疫口罩。四川航空物流公司立即接受了这一运输任务,并安排了将其运送到四川航空3U8086“东京-成都”飞往成都的飞机上的材料。据悉,为确保对防疫材料的保护,四川航空物流事先安排了专人支持小组,为防疫材料开辟了绿色通道,以确保防疫材料在第一次装卸的同时就被运送。运到武汉进行紧急运输。除此之外,澳大利亚闽籍华人昌鸿希望向国内捐赠一批医用外科口罩,为防控新型肺炎疫情提供帮助。

    4、为什么中方捐赠日本的是核酸检测试剂,而不是抗肺炎的中药?

    病毒检测是核心,方法准确好隔离。治疗方案因人异,不能标准化治疗。

    5、作为一个在上海的日本人,应该给三星捐款帮助三星提高市场份额吗?

    做为日本人应该的!因为高丽棒子和日本都是美国人养的狗!主子都是美国人!唯一的区别是日本鬼是条狼狗有一定的战斗力!高丽棒子是条哈巴狗!就是条蠢货!

    6、有人说日本援助物资的标语其实多为在日的中国人所撰,那为什么在中国有这么多中国人,却写出完全不同的标语?

    这种心态和看法是片面的,这会寒了国际友好人士向中国捐赠资金和物资的心。

    日本民族受中国汉语文化影响之深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中国的民间传说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后裔。在很久很久以前,日本岛上并没有多少原居民,中国派了3000童男童女移居日本,如今的日本人很多都是中国的后裔。

    ※中日友好交流

    日本在几百年前,是以汉语为国语的,日本的日语中仍然用汉语作为“母体",只是读音不同,到日本旅游,中国人只要认识汉字,基本上可以知道日文说的是什么意思。可见中国汉语对日本影响之深。直到如今汉字书法,在日本和韩国仍然相当流行,汉字书法展览在日本也很有市场,日本有很多汉学者深谙中国古文,甚至可以说有的汉学者和中国的古汉语学者比毫不逊色。

    日本这次捐助中国的物资上都写上中国的汉字,如“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丶“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就分别出自中国的古文中,意思是:我们虽然住在不同的地方,但是(天地与共)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别说你无衣服,只要我有,我们就共同拥有。“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送王侍御》,全诗:“沅水通波结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后两句的意思是,我们一路同风共雨,明月与共何曾感到是住在两乡呢?

    这些暖人的语言和无私奉献的物资,表达出:两地曾经同一脉,此时无声胜有声。

    记得中日的媒体都曾经报道,一位读初二的日本女学生,听说中国正遭受病毒疫情,她邀约同学,顶着寒风在街头向来往的市民躹躬募捐,将募捐到的款项交给日本驻中国大使馆转交给武汉疫区。

    对别人的善心,我们应该怀着感恩之心,而不是揣摸之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狭隘自私的表现。

    7、如何看待日本在这一次“新型肺炎”中援助中国的表现?

    要承认日本的国民素质很高,在世界上排位第一。也许疫情发生在美国日本民众不见得有这么真义,为什么?不说中国人明白日本人更明白。向日本为中国疫情支援的所有政党民众致敬!

    8、中国近年给日本捐款多少?

    每年日本通过红十字会给当年赴日本中国劳工的家属给抚慰金3400万元,到今天中国红十字会的领导们提到这比钱的去向都支支吾吾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