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创业,是保持悲观,还是乐观前行?
内容转载自:一汤说
昨晚收到一位老朋友的微信。他最近在考虑要不要入场亚马逊,但被各种观点搞得很迷茫。我们聊了很久,他说自己就像是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
这让我想起自己这些年经历的起起落落。确实,在亚马逊这个赛道上,总能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悲观派的观点是这样的
01
“现在做亚马逊,真的太难了。”这是我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持这种观点的人通常会列举这些证据:
获客成本节节攀升。我一个做厨房用品的朋友去年的PPC广告费用比前年翻了一倍,却只维持了同样的销量。产品才上架,关键词竞价就被竞争对手抬到难以承受的地步。
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原材料、人工、物流成本上涨,但产品售价却难以提升。记得前段时间,我们行业内几个老朋友聚会,有人感叹说现在能保本都算不错了。
竞争对手太多太猛。我观察过一个小类目,短短半年内新增的同类产品超过200个。很多投机者带着大量资金快速入场,采取赔本促销的方式抢占市场。
平台政策日益严格。Review管控、库存限制、长期仓储费…每一项新政策的出台,都像是往卖家身上加码的重担。
乐观派则是这样看的
02
与悲观者不同,有些卖家反而认为现在是难得的机遇期。他们的论据是:
市场在升级换代。竞争加剧恰恰说明市场在淘汰落后产能。我认识一个做户外照明的卖家,他专注产品创新,去年营收反而增长了40%。
消费需求在细分。原来可能一个品类只有几种选择,现在消费者对功能、款式、价位都有了更多需求。这其实创造了更多小众但利润可观的机会。
运营工具更完善。现在我们有更多提升效率的工具和服务。比如选品分析软件、自动化跟卖工具、智能客服系统等,这些都能帮助卖家更好地管理运营。
平台政策更规范。虽然合规要求提高了,但这反而让真正专注做好产品和服务的卖家更有竞争优势。
悲观与乐观之间:我的选择
03
经过这些年的摸爬滚打,我渐渐明白一个道理:在亚马逊这条路上,既不能被悲观者的论调吓退,也不能被乐观者的憧憬冲昏头脑。
我选择用数据说话,用行动对话。具体来说,我是这样做的:
现金流管理:始终预留6个月的安全储备。记得去年就遇到过供应链突然涨价,正是这笔储备帮我度过了难关,还抓住机会收购了一个竞争对手的产品线。
产品策略:主打一个细分赛道,但同时预留20%的资源尝试新机会。比如在主营的户外照明之外,我去年尝试开发了太阳能花园灯系列,现在已经成为新的增长点。
供应链布局:与其被原材料价格牵着走,不如深度绑定优质供应商。我和主要供应商签订了年度框架协议,既保证了供应稳定,也锁定了成本。
数据驱动:每周固定观察几个核心指标的变化。包括流量转化率、广告ROI、定价利润率等。这些数字能让我及时发现问题,快速调整方向。
一汤说
04
回到开头朋友的问题:现在做亚马逊该悲观还是乐观?
其实答案就在每个人的选择中。悲观者看到的都是困难,乐观者看到的都是机会,而理性的人会看到现实:机会和挑战从来都是并存的。
跨境电商这条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但也不会一片黑暗。关键是你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用什么样的方法去经营。
保持理性乐观,既要对机会保持敏感,也要对风险保持警惕。与其纠结当下是机会还是挑战,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上。
本文地址:http://lainuan.cn/archives/774
以上内容源自互联网,由跨境助手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生活技巧,行业技能,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侵权链接、联系方式等信息发邮件至candieraddenipc92@g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