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转是什么意思(如何通俗的解释会计中的计提和结转,举例最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如何通俗的解释会计中的计提和结转,举例最好?
本人曾做过会计基础培训,很多学员都不能很清晰地理解“计提”与“结转”,特别是工业企业上的“结转”,原材料转到生产成本等,生产成本转到库存商品,库存商品转到营业成本,营业成本又转到本年利润,本年利润又又又转到利润分配,尽管是一条直线,也能把人“绕”晕。所以就有针对性的准备了一些“说辞”,希望能回答这个问题。
会计上的“计提”是现代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区别“收付实现制”的重要体现!
简单来说计提就是按“权利与责任匹配”原则,对实际上已经产生但尚未发生现金收支、前期已发生现金收支但归属于当期的业务进行的会计处理。造成会计上需要计提的原因是会计分期的存在。
举例1:公司规定,本月工资于次月十日发放,那么本月底在核算利润时应该将本月应支付而未支付的工资记到支出里,才能准确核算出本月利润,但是本月确实没有发放,那就先把该项费用计提出来冲减当期利润,尚未支付就挂到“应付职工薪酬”上。这是最典型的“计提”操作。还有计提利息收支等。
举例2:公司购置办公用设备,并已付款,按会计准则应该先记到“固定资产”,并在后期使用中逐月摊销其成本,即“计提折旧”,还有无形资产的摊销等。
还有一些“计提”是基于某些因素的“判断”或“预期”产生的,如坏账准备,各种减值准备等(这点极有可能不严谨,欢迎指正)。
再说“结转”,结转就是归集、分配过程,即将平时分工记录的收入、支出,以及各个生产环节的数据,在某一特定时点归集到一起,以此计算当期的利润或资产价值。
举例1:损益结转到本年利润,好比有两个人,一个人只记收入,一个人只记支出,平时各管各的互不掺和,此外还有个叫“本年利润”的家伙,平日啥也不干就是睡觉,到月底了,收支二位把各自记录的数据一合计,就是“结”,账本“转”交给“本年利润”,然后启用新的空白账本,开始下个月的收支数据记录。而“本年利润”收到账本后,也不咋看,只把两个合计数抄写到公式里,计算出本月的利润。然后每月重复,只到年终,“本年利润”把一年的利润数进行汇总,连账本转给“利润分配”,然后启用新账本。
举例2:生产成本的归集、分配,这就好比养了两个孩子,平时的奶粉、尿不湿等各种消耗都记在小本本上,月底合计一下,就是当月育儿总成本的归集,然后再分配到各个娃身上,然后把合计数字抄到各个娃的小本本上,坐等长大后算账!当然这个比喻不太恰当,但是有的人比较容易接受。
以上是本人尽量“通俗”的解释,或有不恰当的地方,欢迎指正。
2、什么叫结转损益,结转是什么意思?
根据会计制度,可以每月结转损益科目,也可以每月不结转,待年底时一次性结转;每月结转的方法叫做“账结法”,年底一次性结转的方法叫做“表结法”,采用“表结法”结转损益的,本期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的金额按上期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金额与本期损益表的“净利润”金额的合计数填列。在线软件目前只提供账结法,需要注意的是在“期未处理”—“高级设置”中有个选项,一是按科目余额的反方向结转(系统默认值,将金额转换为正数后再来定义它的余额反方向;例如,财务费用—利息收入,若录为借方负数,在结转时,系统按借方正数结转至本年利润。二是按科目属性中定义的科目方向进行反方向结转;例如,财务费用—利息收入,若录为借方负数,在结转时,系统按贷方负数结转至本年利润。以试算平衡表为例,若财务费用—利息收入按科目余额的反方向结转,因借方一正一负,合计数为零,在表中不体现;若财务费用—利息收入按科目属性中定义的科目方向进行反方向结转,因借贷方均以负数表述,在表中可直接体现。
3、结转金额是什么意思?
简单说就是你把某个账户在借方金额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转到贷方的数额,或者把某个账户在贷方金额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转到借方的数额。结转金额就是转出金额。
4、结转是什么意思?通俗的讲?
把我下面说的东西记载你的本子上:: (1)结转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2)结转成本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三大期间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 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 这就是实际月底结账的时候的所有结转损益,本月发生的你就往上记,没有发生的你就不填列。还有什么不懂的给我留言!!!
5、期末结转是什么意思?请详细说明一下!谢谢?
期末结转,我估计你不懂结转这个意思。结转,或期末结转,指期末结账时将某一账户的余额或差额转入另一账户。
比如说成本结转,就是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成本。
因为成本费用类,借方余额表示本年发生的成本,结转就是说要合算的利润的时候,成本是利润的减少,所以就这个结转,把营业成本借方余额全部转到贷方,借方就留本年利润。
我是打个比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