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e a Question?

如果您有任务问题都可以在下方输入,以寻找您想要的最佳答案

德国vs奥地利(二战时,德国与奥地利是什么关系?)

德国vs奥地利(二战时,德国与奥地利是什么关系?)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 1、二战时,德国与奥地利是什么关系?
  • 2、德国和奥地利为什么不合并?
  • 3、奥地利与德国同种同宗,为什么与匈牙利组成奥匈帝国?
  • 4、二战前,奥地利当年为何兴高采烈地与德国合并?
  • 5、德国德语和奥地利德语有什么不同?
  • 正文

    1、二战时,德国与奥地利是什么关系?

    说起德国与奥地利的关系,需要追溯到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在这一时期,德国与奥地利同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范围。

    1804年5月,神圣罗马帝国在拿破仑称帝之后,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对拿破仑宣战,然而再次以失败告终。之后,部分神圣罗马帝国的成员脱离了帝国,组成了一个“莱茵联邦”。神圣罗马帝国已经是名存实亡,其国王弗朗茨二世于放弃了神圣罗马帝号,仅保留了奥地利帝号。

    1862年9月,“铁血宰相”俾斯麦上台,开始为实现德意志统一做准备。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击败了丹麦,开始了德意志统一步伐;1866年击败了奥地利,将其排除在德意志邦联排除之外;1870年,普鲁士又联合了北德意志邦联,在普法战争中打败了法国,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1871年一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称帝,成为了德意志帝国的皇帝,这也标志着神圣罗马帝国正式灭亡。

    与此同时,在普奥战争中失败的奥地利,迫于贵族阶级的压力,联合其他王国一起建立了一个共主的邦联—奥匈帝国。而奥匈帝国在20世纪初期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奥匈帝国的领土被分割成多个小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由于英法等国长期奉行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奥地利被纳粹德国所吞并。二战结束之后,奥地利被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分区占领,直到1955年四国签署了《奥地利国家条约》,奥地利才重新获得了主权国的地位。

    2、德国和奥地利为什么不合并?

    德国和奥地利分分合合的历史,很难用一言以概之。不过对于德意志而言,奥地利仿佛就是上帝派到人间,故意来坑他们的。前年网络上有个段子,叫『奥虽三户,亡德必奥』。当然了,这个话有偏见。但是奥地利——专业坑德四百年,还是有道理的。

    奥地利主导德意志时期

    四百年前的布拉格(1618年),爆发了一件震惊欧洲的大事——扔出窗外事件。

    这起事件,本来只是奥地利与捷克新教徒之间的矛盾。最后却演变成了德意志的大混战,也就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三十年战争。

    参战的两方分别是奥地利、西班牙和波兰贵族支持的天主教派;法国、丹麦、瑞典和英国以及荷兰的新教。德意志的诸侯也选边站,根据教派信仰抱大腿。用史学家的话来总结,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几百年来宗教和国际政治各种矛盾的总爆发。

    战争的结果非常惨,德意志地区是战争的主战场。本来就不发达的经济遭受重创,各邦国在战争中死亡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60%以上!是的,没看错。是死亡的人口……

    奥地利在战争前,没有能力吞并整个德意志地区。它只是神圣罗马帝国名义上的主导者。战争中损失惨重,使得德意志各邦国,包括与它关系最密切的巴伐利亚也不拿它当回事了。

    普鲁士与奥地利争雄时期

    十九世纪时期普鲁士崛起,当时的德意志形势是奥地利、普鲁士以及德意志联邦一群小国并立。三方都想统一德意志,并且有自己的统一方案:

    德意志联邦主张“大德意志方案”;

    奥地利王国主张“大奥地利方案”;

    普鲁士王国主张“小德意志方案”。

    1848年,普鲁士宣布召开制宪会议,全德代表齐聚法兰克福共商大计。在这个会议上重点讨论两个大问题。

    第一,什么是德国?

    第二,谁来领导德国?

    第一个问题,就是前面提到的三大方案的选择问题。与会代表正在讨论的时候,奥地利的佛兰茨约瑟夫一世,牛鼻轰轰的宣布:奥地利帝国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不放弃任何一块非德意志民族聚居的领土。

    这一句话,导致与会代表瞬间倒向了普鲁士主张的小德意志方案。这个方案,简单的说,就是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不包括奥地利。

    这第二个问题,就是推选谁当德意志皇帝的问题。鉴于奥地利国王太牛鼻了,普鲁士国王以压倒性的优势被选为德意志皇帝。但是南德意志地区(巴伐利亚)和奥地利强烈反对这个决定。这样就很明显了,虽然南德意志与奥地利人认同自己是德意志人,但是他们并不愿意加入一个由普鲁士主导的德意志帝国。

    奥地利帝国统治者不愿为了加入德国而分割自己的领土,而普鲁士为了确保自己的领导地位也没有多大意愿去吞并奥地利帝国。德意志第二帝国不是德国人的德国,而是普鲁士霍亨索伦家的德国。

    为此,普鲁士花了十年时间,韬光养晦,整顿军队。俾斯麦担任首相后,先打败了丹麦,又打败了奥地利。为了防止国外势力介入,俾斯麦见好就收,迅速与奥地利议和。奥地利被踢出了德意志。

    奥地利一坑德国

    普法战争后,按照俾斯麦的构想,原本是和奥匈帝国及俄国结成三皇同盟,共同孤立法国和英国。不料奥匈和俄国因为巴尔干问题,发生了利益冲突。德国不得不在沙俄和奥地利之间选边站,威廉二世选择了后者,并与奥匈帝国签订了同盟条约。

    德国人想的是,奥地利人再怎么不济,也是欧陆第二大帝国。捷克的斯柯达兵工厂,造出来的武器丝毫不逊于自己家里的克虏伯。

    岂料谁能想到奥地利会那么坑爹,随着战争推进,奥匈帝国的坑货本质越来越明显。不出力也就罢了,德国一挑三也就罢了,奥匈帝国在关键时刻居然还想单方面与协约国求和,打算抛弃德国。

    结果自然是被拒绝。德国割地赔款,奥匈帝国被彻底肢解。在《凡尔赛条约》中,明确的指出了: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且永远不得与它合并。

    奥地利二坑德国

    一战结束,奥匈肢解,德皇跑路。肢解后诞生的奥地利感觉自己弱爆了,德国感觉自己失去了12%的领土,也弱爆了。于是两国议会商量了一下,都同意说咱们统一吧。但是英国和法国没答应。

    元首上台后,在这位奥地利伟大艺术家的带领下,德国摆脱了经济危机,但是奥地利还处在经济低谷,元首略施小计,就直接推动了德奥的合并方案。(我们认为是吞并,德国人认为是合并。)

    这一次,德意志和奥地利终于合并了。

    合并后的第三帝国,在元首带领下,西揍法兰西,东征苏维埃。最终,元首以一己之力,成功的将德国人彻底拉进了深渊。

    当年,普鲁士伟大的俾斯麦统一德意志,把奥地利赶出了德国。作为报复,奥地利派出了元首,最终也把普鲁士赶出了德国。双方扯平了!

    现在的德国是巴伐利亚人的德国。柏林?穷的要死的首都……

    奥地利三坑德国

    二战之后的奥地利,就在干一件事。把法西斯和纳粹这两坨屎,尽量的往德国人身上抹。让全世界认为贝多芬是奥地利人,希特勒是德国人。

    这就结束了吗?No No No!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很多年前,奥地利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超过了德国。2014年的人均GDP,奥地利的数字比德国还高出三千多美元。

    在接受中东难民的问题上,奥地利表示自己只是一个穷国,难民都去德国吧,那里的人工资高福利好。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以下的现象。

    匈牙利:不阻拦难民,政府安排大巴车送难民前往奥匈边境。

    奥地利:欢迎难民过境去德国,奥地利人为买不起车票的难民捐款,建议政府加开班次,尽快将难民送到富饶的德国。

    其它欧盟国家:媒体开足马力,宣传德国的经济好,福利待遇高。

    德国总理默克尔:我家大门常打开,来了就是德国人!

    德国人:mmp的啊!(想骂又不敢吭声,动辄就被指责是纳粹思想,没人道。)

    难民:感谢默克尔哈里发的接纳,今后愿为建设德意志联合酋长国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回看整个德国和奥地利的历史,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只要奥地利人的小日子过的还不错,他们就没有跟德国合并的打算。奥匈帝国时期是如此,现在的奥地利也是如此。

    纵然,二战后形成的战后体系,英、法等西欧国也不允许德国和奥地利合并。但是,这不是重点。九十年代两德统一时,英法也是极力反对。德国人还是凭借坚韧的毅力统一了。因为美国人和苏联人不反对德国统一,东德人更是希望加入西德。人心所向,不是政治家能阻拦的。

    现如今,德国和奥地利已经不是纯粹的民族主义国家了。德国和奥地利的公民社会之成熟在欧洲都是标杆级的。

    德国和奥地利合并?不存在的。因为奥地利人肯定不答应……

    3、奥地利与德国同种同宗,为什么与匈牙利组成奥匈帝国?

    德国是一个很年轻的国家,普法战争之前并没有德国,只有德意志这个地理概念。奥地利之所以没有加入德国,是因为奥地利与当时德意志地区的诸侯国,尤其是普鲁士,在建国理念上有很大的矛盾很大。最后普鲁士打败了奥地利,迫使奥地利退出德意志。于是一个以普鲁士为主导的德国宣布成立,而奥地利只得退而求其次,选择与匈牙利成立二元帝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拿破仑打遍了欧洲无敌手,原本在德意志称王称霸的奥地利也被拿破仑打服。在拿破仑的威逼利诱下,德意志地区原本臣属于奥地利的十六个成员邦一起签订了新的《莱茵邦联条约》,脱离了奥地利主导的神圣罗马帝国,成为了法国的附庸邦联。此举严重削弱奥地利在德意志地区的领主地位,其结果就是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宣布解散神圣罗马帝国,并且放弃了神圣罗马皇帝和罗马人民的国王的称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国的帝号。

    拿破仑帝国覆灭后,奥地利原本想恢复自己在德意志地区的领导权。但是当时德意志北部的普鲁士崛起,与奥地利展开了对德意志地区的领导权之争。

    不过奥地利毕竟是老大,因此在战后分配领土的时候,奥地利强硬把普鲁士侵略波兰得来的领土送给了沙俄,作为补偿,又把德意志地区的几块领土划给了普鲁士。奥地利当时想的是削弱普鲁士的力量,结果没想到阴差阳错,反倒帮助普鲁士成为了一个德意志人占比很高的国家。为后来普鲁士成为德意志领袖,奥地利被德意志人抛弃,埋下了一个祸根。

    备注:德意志西部有一个汉诺威王国,是英国国王的领土。奥地利用德意志西部领土补偿普鲁士,是想借用英国在西德意志的影响力制衡普鲁士。结果没想到英国确立了光荣孤立的政策,放弃了汉诺威王国。普鲁士不仅没有受到英国的制衡,反而在英国退出德意志后,吞并了汉诺威王国,成为了整个北德意志的老大。

    又过了十几年,普鲁士养精蓄锐后,在影响力方面已经与奥地利相差无几。两个国家一北一南,分别在北德意志和南德意志拥有绝对的话语权。需要注意的是,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后,欧洲各民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超过了民族认同感。

    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当时说德语的日耳曼人很多,但是很多人却并不认为自己是德意志人。典型的例子就是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的日耳曼人,虽然这些人在血缘文化方面与普鲁士和奥地利接近,平时说的也是高地德语,但是他们认为自己是法国人,与德意志没有关系。同理,散居在其他国家的日耳曼人也一样。瑞士德语区的人民认为自己是瑞士人,荷兰人德语区人民认为自己是荷兰人,比利时的弗兰德斯人认为自己是比利时人或者弗兰德斯人。

    看到那么多的同族同胞被邻国归化,认同自己是德意志的日耳曼人就着急了。于是一场关于建立德国的计划被拿上了台面。时间到了1848年,德意志宣布召开制宪会议,全德代表齐聚法兰克福共商大计。讨论德国建国的问题。在这个会议上,代表们主要讨论两个问题。

    第一、德国的范围怎么界定?

    第二、由谁来领导新的德国?

    那么德国应该怎么界定呢?按照与会代表达成的共识:语言是一个国家形成的前提。那些不讲德语,不属于日耳曼人的地区,就不要划入德国了。于是在会议上,关于统一后的德国领土问题,代表们又就产生了三派不同的意见:

    德意志联邦主张“大德意志方案”,也就是包括了原莱茵联邦、奥地利的德语区、普鲁士的德语区。

    奥地利王国主张“大奥地利方案”;也就是包括了原莱茵联邦、整个奥地利帝国、整个普鲁士王国。

    普鲁士王国主张“小德意志方案”,也就是包括了原莱茵联邦、普鲁士和普属波兰、不包括奥地利。

    如果按照德意志联邦代表的方案,奥地利帝国的利益损失最大,要放弃起码百分之七十的领土。普鲁士也有损失,不过没有奥地利大;如果按照奥地利代表的方案,奥地利和普鲁士都没有损失,但是德国的民族就不是纯粹的日耳曼人了;如果按照普鲁士代表的方案,普鲁士没有任何损失,奥地利则被直接踢出局。

    本来在会议上,普鲁士代表的方案是不受欢迎的,因为没有奥地利那还算什么德国?但是奥地利皇帝佛朗茨约瑟夫一世牛逼轰轰宣布奥地利帝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也就是不愿意放弃自己的非德语区领土。而大多数的代表都反对囊括过多外族人进入未来的德国,这样一来,联邦代表就跟奥地利之间起了矛盾。

    但是联邦小国又打不赢奥地利,于是德意志联邦就把希望放在了普鲁士身上,因为只有普鲁士才有势实力跟奥地利掰腕子。支持普鲁士的方案,虽然未来的德国也会有波兰人加入,但是外族人的比例会小很多。于是普鲁士提出的小德意志方案就成了唯一可行的建国方案。

    看到大多数人都支持自己,普鲁士国王的内心是欣喜的。但是当时普鲁士还不是奥地利帝国的对手,于是普鲁士国王没有表态,只是说德国建国的事情再缓一缓。一直到三十年后,普鲁士打赢了普奥战争,奥地利才正式被踢出了德意志。而普鲁士则成为德意志的领导。这样一来,第二个问题顺理成章的也解决了。德意志由普鲁士王国所领导,奥地利失去了德意志的领导权。

    因此,奥地利虽然与德意志同种同宗,南德意志与奥地利人也认同自己是德意志人,但是奥地利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也不愿意加入一个由普鲁士主导的德国。所以奥地利不被北德意志人的认同,后来又在与普鲁士的战争中败北,失去了南德的领导权,最终无奈的被踢出了德国。

    至于奥匈帝国的建立,这是因为奥地利帝国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之前奥地利强盛,凌驾于普鲁士之上,是一个能左右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的中欧霸主。但是自从拿破仑崛起之后,奥地利的国力被大幅削弱:

    1806年,奥地利放弃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称号。从此之后,奥地利在德意志地区的统治名不正,言不顺,只能靠强权欺负人。

    1848年,匈牙利革命,奥地利搞不定,居然向沙俄求援,于是在沙俄的出兵干涉下,奥地利国内的叛乱被平定,但是威严扫地。

    1859年,奥萨战争,意大利和法国联军击败了奥地利,导致奥地利丧失了它在意大利的所有非奥地利历史领土,势力大大受挫。

    1866年,普奥战争,奥地利再次大败,被迫退出了德意志邦联。不仅失去了南德,同时还失去了延续了几百年的中欧霸主地位。

    这四场大败仗让奥地利的威严扫地,拱手把中欧霸主的位置让给了普鲁士。此结果令奥地利帝国境内的匈牙利贵族对维也纳政府的统治非常不满。因为匈牙利的马扎尔人是奥地利帝国第二大民族,贡献了帝国面积的一半领土,他们对奥地利的贡献非常大。但是奥地利多次对外战争惨败,不能带领他们获得利益,这就让匈牙利人对奥地利的领导能力提出了质疑。同时匈牙利人在奥地利帝国中还是二等公民,贡献那么大,地位却出奇的地。贡献与所得不成正比,不闹独立才是怪事。

    于是乎,匈牙利人就开始闹了,独立建国的呼声非常高。当时的奥地利弗兰茨皇帝在与奥地利贵族达成共识后,展开了与匈牙利贵族的谈判。讨论建立新帝国的方案,提出了七种建国方案:

    方案一:建立二元帝国,即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方案。

    方案二:建立三元帝国,即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的方案。

    方案三:建立三元帝国,即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所有斯拉夫人的方案。(这是费迪南大公设想的方案)

    方案四:建立五元帝国,即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克罗地亚人。

    方案五:建立五元帝国,即德意志人+匈牙利人+奥地利境内的捷克人和波兰人+匈牙利境内的克罗地亚人与罗马尼亚人。

    方案六:建立七元帝国,即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克罗地亚人+波兰人+罗马尼亚人+塞尔维亚人。

    方案七:建立七元帝国,即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波兰人+克罗地亚人+罗马尼亚人+塞尔维亚人和乌克兰人等其余所有民族。

    这七条方案,除了第一条以外,全部被奥地利皇室和匈牙利贵族的否定。因为奥地利的德意志人担心给予太多民族的自治权会导致他们最终独立成新的国家,而匈牙利贵族也担忧其他民族崛起,会把自己和奥地利德意志人的既得利益瓜分掉,所以除了第一种方案外,其余的六个方案都迟迟无法生效,以至于最终被宣布废除。

    最终第一条方案被通过,匈牙利人被抬到了与德意志人同等地位,也就是一等公民。奥地利和匈牙利都建立帝国,两个帝国平等地位,然后宣布合并,组成了奥匈帝国这个二元制的帝国。至于奥匈帝国其他的少数民族嘛,就只能继续当二等公民了。

    不过,也恰恰是因为匈牙利人与奥地利人沆瀣一气,导致一次世界大战后,匈牙利与德国和奥地利都被协约国视为战败国。

    (深色为匈牙利割让领土,中间的浅色为仅存的领土)

    根据1920年签订的《特里亚农条约》,匈牙利被迫割让了72%的领土,人口由二千零八十万大幅减到了几百万。

    当时最开心的应该是捷克,因为按照第二套建国方案,他们本来也可以被抬到与奥地利和匈牙利同等的地位,并且捷克的斯柯达兵工厂还是奥匈帝国最大的武器生产基地。他们生产的武器在一战中没少祸害协约国的军队。所幸最后法案没有被通过,捷克在战后是以受害者的身份被协约国扶持建国的。并且还从匈牙利那里割走了一大块土地,成立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

    到了二战前夕,由于一战后的不公待遇,掀起了德国人和奥地利人的民族矛盾以及报仇的心理。德国和奥地利合并,建立了德意志第三帝国。匈牙利人也毫不犹豫的加入了轴心国,没少为纳粹出人出力。战后再次以战败国的身份被划为苏联势力范围内,惨遭四十四年蹂躏。

    最后再说说搞笑的德国和奥地利。当年普鲁士把奥地利踢出了德意志,于是奥地利人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把德国成功的拖下了水。一战之后德国割地赔款,普鲁士的固有领土割了一半给新成立的波兰。到了二战前夕,奥地利出身的希特勒成功混到了德国总理的位置,再次带着德国人大出血。

    二战结束后,奥地利被划给了西方阵营,美滋滋的渡过了冷战;德国则再次割地,把当年普鲁士的领土基本都割给了波兰,普鲁士的发源地柯尼斯堡也被割给了俄罗斯。剩下残留的一点普鲁士领土则划到了东德,又被苏联蹂躏了四十五年。

    当年普鲁士为了统一德意志,把奥地利赶出了德国。后来奥地利人用了八十八年,不仅把普鲁士也踢出了德国,而且还连根都给拔了。现在奥地利这个国家还存在,普鲁士则连影子都没有了。

    4、二战前,奥地利当年为何兴高采烈地与德国合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针对战败的德国制订了《凡尔赛条约》。该条约除了规定要限制德国战后的军备发展、瓜分其海外利益、索要战争赔款外,还明确要求德国需承认奥地利独立,且不得与之合并。

    所以说,希特勒上台后主导德奥合并实际上也是纳粹德国撕毁《凡尔赛条约》的具体表现之一!

    德国和奥地利作为两个都是以德意志民族为主体的国家,本身就存在合并的客观基础。并且早在十九世纪中叶的时候,合并问题就已经被提及。只不过当时的奥地利已然形成了系统的帝国结构,其权利层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统治,而非统一。

    于是,德意志联邦内的另一个国家——普鲁士——便顺理成章的认为应该由自己来完成统一大业。最终,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意志帝国的统一,但在俾斯麦的一再坚持下,德国却将奥地利踢出了德意志联邦。(俾斯麦认为,过分的压迫奥地利只会加剧对方的反德情绪)

    按照笔者的主观臆测,在希特勒担任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的十二年间,让他感到最荣耀的事情或许不是占领法国、不是兵临莫斯科,而是1938年3月14号的衣锦还乡:

    当天,希特勒从林茨前往维也纳。这时的他早已不再是那个流落街头,只能靠卖画勉强果腹的贫苦少年,他要以“统一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的身份向父老乡亲们宣布德奥合并!

    在前往维也纳的途中,希特勒确实受到了热烈甚至是狂热的夹道欢迎。不过,这真的是奥地利人真实的心声吗?未必!因为被允许欢迎希特勒和参加合并仪式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纳粹党徒,不热烈才怪!

    而且就在德奥合并完成后,纳粹立即实施了一系列的高压政策:任何反对希特勒的活动都是被明令禁止的;所以人们才会看到热情洋溢的场面。

    我是军武最前哨!

    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带来精彩内容!

    5、德国德语和奥地利德语有什么不同?

    每每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内心其实都有很多要说哈哈。奥地利德语其实是标准德语的变种之一(奥地利人并不喜欢听这个解释),是基于阿勒曼尼语和奥地利以及德国巴伐利亚方言发展而来的。由于奥地利一部分地区与德国巴伐利亚地区过去属于一个公国,及巴伐利亚公国(没错,你们最爱的茜茜公主就是巴伐利亚公国的公主),所以双方存在相同的方言基础,奥地利德语中的部分用于在德国巴伐利亚州也是适用的。

    其实奥地利德语在我看来是一个伪命题哈哈,我觉得奥地利德语只是德语的一个变化的分支而已,他们之间的区别其实只存在一些小的方面,比如什么拼写,个别单词以及一些语法上,完全可以互相无障碍交流,我觉得奥地利德语就有点咱们说的港台腔那个意思哈哈!日常生活中,很多奥地利人会使用上方言的一些用法,所以导致了像我这种从一开始就学习标准德语的人感到有的时候瞬间懵逼,不过没关系,他们会用标准德语再给你解释一遍哈哈哈(谢了,各位大兄弟大妹子)!

    历史发展上来看,由于十九世纪的后期,德国的民族国家形式正在不断发展,而奥地利并没有参与到其中,所以在官方用语和学术法律上的用语方式有所不同,奥地利保留了自己的很多原有用法,甚至有一本字典给出了特殊词汇的标准德语对照(这也是很用心啊)。再废话一句,有种叫做“美泉宫德语”的德语,其实是被曾经辉煌一时的哈布斯堡王朝和奥匈帝国的精英贵族阶层使用的长达三百年的德语语言形式,是用来区别社会阶层和身份的方式(这浓浓的高大上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