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峰会(如何看欧盟7500亿欧元抗疫峰会谈判矛盾升级,传马克龙拍桌子?)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文目录
正文
1、如何看欧盟7500亿欧元抗疫峰会谈判矛盾升级,传马克龙拍桌子?
德国与法国是欧盟27国的轴心,德法轴心的终极目标是,要将欧盟建成一个统一的政治经济实体。德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会放过任何可能的契机!
当前,全球新冠疫情失控,世界经济萧条,欧盟各国普遍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欧盟唯有团结一心,才有可能渡过这次劫难。于是德法轴心主动担起责任,主动提出7500亿欧元的紧急救助预算,以便帮助欧盟各国抗击新冠疫情,缓解经济困境。
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必有利益纷争。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只想多得好处,少付代价,而德法同盟则希望借此机会让欧盟各国让度一些国家权力,从而进一步增加欧盟成员的同一性,更好的向欧盟统一的方向迈进。
为此,德法同盟及其支持者提出,将7500亿欧元的扶助资金为两部分,将3900亿欧元作为援助资金,提供给困难的欧盟成员无偿使用;将3600亿欧元作为贷款,给有需要的欧盟成员使用。当然作为交换条件,所用享用7500亿欧元扶助金的欧盟成员,都得承担一些义务,也就是要放弃一些所谓的主权,与德法轴心共同推进欧盟一体化进程。
德法轴心的做法,引发了众多欧盟成员的不满。众多欧盟成员只想多要钱多要利,少付代价不交权。如此一来,欧盟内部吵成一锅粥,德法轴心气疯了,但是还是得耐着性子与欧盟各国讨价还价。由于德国得罪的欧盟国家太多,所以当下也只能由法国出面充当“恶人头”,与欧盟各成员开撕。这就是欧盟在7500亿欧元资金的投放谈判中,当各方矛盾升级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发飙拍桌子的原因。
总之,不管欧盟成员怎么吵,最终欧盟内部还是会达成一个协议的,争吵也只是博弈的一个过程而已!
2、欧盟回应G7扩大会议:美无权变更G7成员国资格。发出了啥信号?
特朗普又丢出一个重磅炸弹,原来的七国峰会好像眨眼之间就能变成十一国峰会或者十二国峰会。
而原定于2020年6月10日到12日在华盛顿召开的七国峰会,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以及某个不可描述的原因,导致无限度推迟。
等等这个无限度推迟,好像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限度推迟,充其量推迟了几个月而已。
一、韩国希望落空,俄罗斯直接打脸。其实针对于特朗普推出的十一国峰会或者十二国峰会,最为开心的,最为激动的恐怕就属于韩国了。
毕竟相对而言,韩国一直处在一个特别特别敏感而又尴尬的状态,相比较而言,美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可能要超过美国和韩国之间的关系。
与此同时,日本在全球的影响力也超过了韩国在全球的影响力,简而言之,韩国更需要一个舞台来放大自我,韩国更需要一个舞台来得到肯定。
而这一次七国峰会可能带来的变化直接把韩国拿进去了,对于韩国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好的不能再好的消息。
这也是为什么韩联社在6月2日的时候,直接由青瓦台发言人对此次事件表明状态,并且明确的表示,如果韩国总统能够参加峰会,意味着韩国成为十一国峰会或者十二国峰会体系的新成员。
更要命的是他们认为这样的一种事情有利于提升国格,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
当然,与此同时俄罗斯的态度就显得暧昧得多,俄罗斯明确表示:国际事务上如果离开东方大国的话,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当然,如果我们顺着这件事情一直往前延展,就不难发现,在之前的时候七国峰会并不是七国峰会,而是八国峰会。
那八国峰会究竟有哪8个国家呢?前面7个国家我已经讲得很清楚了,第8个国家就是俄罗斯。
之前那时候一起快快乐乐的玩耍,转眼之间你不让我玩耍了,这个时候又抛来橄榄枝,指望着我能够再参与进来,这不是痴心妄想吗?
二、欧盟的集体表态。当特朗普推出所谓的十一国或者十二国峰会的时候,欧盟直接表明了自己的姿态。
那欧盟表明的姿态是什么呢?答案就是美国没有权利变更成员国资格。
首先我们必须说明一点,如果说是欧盟表态的话,还是有一定力度的,因为欧盟相比于日本也好,还是加拿大也好,它的七国峰会参与人可能要更多一些。
比如欧洲的两个领头羊,英国和德国全都在七国峰会的参与之中,并且更重要的是在之前的时候,欧盟本就是英国和德国两个领头羊牵着欧盟往前跑。
只不过后期因为某些不可描述的原因,导致英国离开了欧盟,可即便如此,英国和德国在欧洲的影响力还是无法小觑。
同时参与七国峰会的欧洲成员国还包括,但不限于法国和意大利。
这就意味着七国峰会当中的4个国家都在欧洲,尽管他们的综合实力可能比较小一些,尽管它们的国土面积可能比较小一些,但是如果单纯的投票的话,他们4个国家还是有一定的权力的。
但整体来看,欧盟的这种集体表态可能也仅仅是一个表态而已,并不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实质性作用。
至于原因嘛,也很简单,因为欧盟也好,还是七国峰会也好,亦或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体系也好,其实有一个老大哥,这个老大哥就是美国。
老大哥都发话了,欧盟即便再反对也只是做做样子而已,不可能真的反对这件事情。
小伙伴们,你们如何看待美国着急忙慌的去组建十一国峰会或者十二国峰会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哦。
3、德国一再抵制俄罗斯参加七国集团峰会,到底出于什么政治考量?
德国反对俄罗斯加入美国设想的G11是有考究的!
第一,俄罗斯并没有欲望重返 G8当听众,现在美国将澳大利亚、韩国、拉入G11,俄罗斯若加入G11会更被美国纠结的一伙人孤立当旁观听众,俄罗斯何必自讨没趣!
德国深谙俄罗斯心思,干脆表态拒绝G7接纳俄罗斯。
第二,德俄经贸关系密切,北溪2项目的推进就是例证!特朗普一直对德国怀恨在心,称“德国已被俄罗斯俘虏”。
现在特朗普邀请普京重返G8,默克尔公开反对!正是在打特朗普的脸。表明“特朗普已被普京俘虏”,而德国并没有!
第三,德国以反对俄罗斯加入G11为由,实质是反对美国组建G11。因为德国还同时表态,德国反对澳大利亚、韩国加入G11。
德国反对美国组建G11是有理由的。
第一,G7要扩容,最有资格的是邀请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加入(这与德国是否亲华无关)。但美国组建G11不是着眼于统筹全球发展,而是为了组建“冷战团队”孤立中国,这与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格格不入,美国的构想是不负责任的。
第二,G7是具有传统影响力的成熟发达国家集团。创造“汉江奇迹”的暴发户韩国显然成色不够。那个靠买矿石、羊毛、牛肉发财的澳大利亚更不具备资格。存在严重种姓歧视的“民主国家”印度名不符实,其资格也存疑。特朗普不分青红皂白拉它们加入G7,讲规矩的严谨德国当然会反对。
第三,G20已经能反映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家的意志,并与G7搭建成互通平台。G7再发展一个G11组织毫无必要!
根据权威民调,德国是最具全球领导力的国家(排第一)。
德国反对美国组建G11不是与美国斗气,而是出于是否有利于全球协调发展的理性判断。
特朗普是现行国际秩序的破坏者,出于选举的政治目的竭力拉帮结派反华反俄,这是他个人不负责任的短期行为,德国绝不会被这个肤浅的政治素人牵着鼻子走!
4、G7峰会后马克龙说“西方霸权正在终结”,又认为现在问题不是俄罗斯而是美国,你如何看?
8月27日,马克龙在爱丽舍宫召见了一群即将远赴海外就职的外交官。
他发表演讲,告诉外交官们:“中国正处在世界前列,俄罗斯也取得了巨大的战略成功……我们正在经历西方霸权走向终结。”
马克龙表示,法国应该反思对俄关系,并重视新兴国家的崛起。他认为西方霸权之所以走向终结,是因为新兴经济体崛起,他认为造成这种问题的不是俄罗斯,而是美国。而在不久之前,他参加了七国集团峰会。G7一向代表了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几个老牌强国圈子。(法国总统马克龙)
爱丽舍宫的讲话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关注,马克龙的讲话实际上也是不少西方人的真情吐露。作为欧洲最具代表性的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法国一向显得很骄傲,清高,能让法国人承认这个事实还真不容易。
七国集团本质上是一个西方富国俱乐部。在这些国家中,英法是工业革命后第一批崛起的成员,美德日是第二次产业革命中的受益者。从17世纪到21世纪初,它们制订了新的全球秩序,礼仪,思维模式,主宰了整个世界的话语权。
在二战结束后到1991年苏联解体,西方世界的经济实力完全可以碾压亚非拉地区。但在如今,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不断壮大,西方世界的霸权的确正在走向终结。在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内部,人们越来越重视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和交流。即便普通民众,也都能感受到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马克龙和普京)
在17世纪至20世纪中期,老牌强国们可以凭借坚船利炮教训那些不听话的穷国弱国。在冷战结束后的黄金岁月里,美国也可以带着它的北约伙伴们用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去制裁它们的对手,去摧毁它们不喜欢的国家。
然而,从1991年到现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随着中国,俄罗斯,印度以及一些地区强国的崛起,西方的影响力已经大打折扣。2003年的时候,美国可以摧毁萨达姆政权,让伊拉克政府对之俯首听命。而在2019年,当美国人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组建护航舰队的时候,伊拉克却敢于向美国说不,与伊朗站在一起。在1999年,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把俄罗斯挤出了巴尔干半岛。而在今天,俄罗斯正在委内瑞拉,乌克兰和叙利亚与西方世界继续叫板。(马克龙与普京)
马克龙之所以说问题出在美国身上,而不是俄罗斯。是因为马克龙认为美国从神坛跌落的速度要比俄罗斯复兴还要快。
美国是西方世界的领袖,也是老牌资本主义强国们依靠的对象。然而,从2009年次贷危机开始,美国便出现了一丝衰败的征兆。美国再也无法带领它的小伙伴们用老方法去遏制它的对手们。马克龙知道法国本身并不能撑起整个西方世界,它急切地需要美国增强实力,再次重振旗鼓。如果领头羊都不行了,那么剩下的也不过如此。(美国总统特朗普)
实际上,以G7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已经显得有些老态龙钟。就像二十国集团的模式一样,马克龙希望西方世界与其它新兴经济体加强合作,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格局。
5、美国宣布从德国撤军,默克尔改口参加七国峰会,是向特朗普屈服吗?
对于美国从德国撤军,一些吃瓜群众似乎很是替德国高兴,以为德国终于可以摆脱美国的控制了。可是,如果明白了美国从德国撤军的根本原因及用意,估计也没什么值得高兴的。因为,从德国撤出的美军很可能会部署到波兰和太平洋地区。显而易见,美国针对俄罗斯及其他战略对手的意图“不言自明”。
从德国政府及媒体的反应来看,在美国从德国撤军这件事情上,德国未必就能高兴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美国计划撤军之前并没有与德国商量,这说明美国对德国的“无视”。所以,德国的一些政客及媒体表现出了“酸楚”。(二)德国的军力与其欧洲第一大经济体,欧盟“老大之一”的身份极不相符。如果美国完全撤军的话,德国的安全压力势必会骤然增大。(三)美国并非是全部撤军,这次仅撤出了9500人,仍然有25000人的驻军编制。所以,德国仍将受制于美国。(四)美国与德国曾因为增加军费开支问题争吵过。原因是德国不愿意增加军费。而如果美军一旦撤离德国的话,为了保护自己,德国必须投入更高的军事成本。这与这些年来德国形成的理念自然是不相符的。
对于美国撤军的原因,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但总结起来无外乎以下几点。一是美国不满意德国在增加军费上的做法。川普上台后,要求所有北约成员将军费开支提升到GDP的2% ,而德国只同意逐渐提高。二是德国与俄罗斯搞了个北溪2号线,美国认为德国是“吃里扒外”。所以,川普曾吐槽:既然德国每年要“送”给俄罗斯那么多钱(指天然气费用),却不提高军费开支,那美国为什么还要花钱驻军保护德国呢?其实,以上这两点只是美国从德国撤军的“表面原因”。而真正的原因则是美国的战略调整。
尽管美国从德国撤军还没有正式实施,但人们早已关心起从德国所撤出美军的部署动向了。早在刚有美国撤军传言之时,就有五角大楼官员透露说:“撤出的美军将分流到三个地方,即美国国内,关岛,日本等美军太平洋基地,以及波兰等东欧国家。”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奥布赖恩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则“印证”了这个传言。显然易见,美国从德国撤军有着更深的战略意图。而并非与德国的那点矛盾所能“涵盖”。
2018年9月18日,波兰总统杜达在访问白宫时,首次正式提出:愿意自掏腰包20亿美元邀请美国扩大在波兰的驻军规模,并建成永久性军事基地。为了取悦川普,波兰总统杜达当时还提出将会用“特朗普堡”来命名基地。川普当然很高兴。但由于担心俄罗斯的“反应”,及北约内部的意见不统一,所以,川普当时只是表达了“意向性”,而并没有完全答应。但无疑,应该是自那时起,川普有了在波兰扩大驻军之意。
其实,在波兰扩大驻军规模并不是个“简单”的事情。有两个因素是美国政府不得不考虑的。一是波兰夹在德国和俄罗斯之间,离俄罗斯更近。俗话说“一寸短一寸险”,如果美国在波兰驻扎大量军队的话,势必对俄罗斯的现实威胁更大。那样的话,难免会惹怒俄罗斯,自然不符合川普一直以来想与俄罗斯改善关系的愿望。二是川普上台以来一直要求北约中的欧洲国家增加军费开支,其目的显然是以此“相对减轻”美国的负担。基于此,如果直接扩大在波兰的驻军,势必会额外增加美国的军费开支,尽管波兰提出“自掏腰包”,但那点钱毕竟只是美国驻军的一部分费用。所以,直接扩大在波兰驻军的话,显然不符合川普的“成本政治”理念。
基于以上两个因素,川普才并没有“爽快”的答应波兰方面的请求。不过,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继续强硬,使美国通过乌克兰遏制俄罗斯的战略企图近乎失败。所以,从美国对俄罗斯的战略博弈角度来考量,美国必须另辟蹊径。而如果在波兰扩大驻军规模的话,显然是个不错的“变通”方案及“选项”。而在近年来,特别是川普上台以后,由于川普对德国的“不礼貌”和“轻视”,比如川普曾因为分歧而在第一次会见默克尔时拒绝与其握手。再加之德国在增加军费开支问题上与美国“捉迷藏”,以及德国与俄罗斯搞出的“北溪2号线”项目,导致了美德关系的“矛盾”加大。所以,美国亦有了对德国略施“惩戒”的想法。而从德国撤军便被川普提上“议事日程”。据悉,美国从德国的撤军计划是从2019年9月份开始研究和制定方案的。
如果将从德国撤出的部分美军部署到波兰的话,对美国显然有三个“有利因素”。一是确保了美国在欧洲的驻军费用不会增加。其实,不仅不会增加,相应的还会有所降低。原因有两个,(1)撤出的美军不是全部部署到波兰。(2)波兰还能给予部分“补贴”。二是在欧洲的美军数量不仅没有增加,而且是减少了。这样的话,尽管美军基地离俄罗斯更近了,但多多少少也能“冲淡”一些俄罗斯对美国扩大在波兰驻军的“恨意”。或者说是在与俄罗斯谈论这个问题时会多出一个“辩解”的理由。三是等于给了德国一个小小的“警告”,目的在于逼迫德国“修正”与俄罗斯及美国的关系。毕竟,即便是美军全部撤出德国,转而驻扎在波兰的话,既起到了遏制俄罗斯的左右,同是还依然能够“制衡”德国。
今年的G7峰会原定于6月在美国举行,显然,美国是东道主。可是,默克尔在5月29日表态说“由于疫情的原因,将不会参加”。而川普也随之将峰会推迟到了9月份举行。近日,默克尔已经明确表态将会如期“与会”。对于默克尔态度的“变化”,有舆论解读为:因为美国的撤军而导致默克尔“屈服”了。果真如此吗?客观的说,美国撤军并非默克尔态度变化的主因。但说没有“一点关系”也不辩证。毕竟,美国从德国撤军所释放的是一种“信号”,而对这种“信号”的解读,只有德国感触“最深”。毕竟,如果德国和美国真正到了“翻脸”的地步,以德国现在的军力水平,不仅安全问题堪忧,而且也不利于德国在欧盟发挥经济领头羊及政治带头人的作用。
不过,即便是没有“撤军”这个事件,默克尔也仍然会参加这次G7峰会。不否认默克尔5月29日表示“不参加峰会”的原因中有“耍性子”的因素。但是,同样不可否认,默克尔当初的“疫情问题”这个借口也是具有“正当性”的。而美国后来又“推迟”了,默克尔也就没有了“再拒绝”的理由。再者,尽管德国对川普“很不感冒”,但德国和美国毕竟同属于西方阵营,它们毕竟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尽管德美有矛盾,但毕竟属于“内部矛盾”。尽管彼此之间会因为利益或面子而说出一些气话,但它们终究会坐下来商讨彼此的分歧。比如德国外长马斯最近的“改口”。
在传出美军将从德国部分撤军后,在谈论美国与德国的关系时,德国外长马斯曾说过:“德国与美国的关系再也回不到过去了,即便是拜登当选,也回不到过去了”这样的话。可是,马斯日前又改口说:无论是谁在11月份当选,德国和美国的关系仍然会改善。所以说,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美德关系远未到“彻底决裂”的程度,这是有客观因素的,是一种战略需要。所以,默克尔的“改口”也不能仅仅解读为对是美国的“屈服”。
6月26日,在谈及美国撤军问题时,默克尔曾说:“在德国驻军也同样符合美国的利益。德国已经意识到进一步增加军费开支的必要性,也有重要理由继续维护跨大西洋国防联盟。但如果美国自愿放弃大国责任,那么,德国就必须从根本上慎重考虑与跨大西洋的关系。”显然,默克尔有指责美国不负责任的意味。但在话语中似乎也有“妥协”的意味。比如,默克尔强调了“德国已经意识到增加军费的必要性”这句话。
7月2日,默克尔的最新表态是:她将如期参加9月份在美国举行的G7峰会。她还追加了一句:“那是我的责任!”从7月份开始,德国将成为欧盟的轮值主席国,如果德国继续与美国“针尖对麦芒”的话,很可能会迫使美国继续“反制”,自然会不利于欧盟的运转。而默克尔口中的“责任”自然包含着德国对欧盟的“责任”,也有对西方阵营的“责任”。所以,不能用“屈服”这样的简单字眼来解读默克尔在参加G峰会问题上的“改口”。而从德国外长马斯及总理默克尔的“改口”,以及美国最近几天降低了指责德国的调门来看,显然,德国和美国在私下里有了沟通和相互妥协。毕竟,它们目前仍然处于同一阵营。
6、为何说没有德国总理默克尔参加的七国峰会是失色的?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想法是非常疯狂的,他不仅想在6月份召开七国集团峰会,居然还想召开大选集会,因为美国现在的疫情还很严重,到目前为止,美国的确诊病例超过了180万,在昨天一天新增病例1.8万,前天是2.1万,只好没有下降的趋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还掀起了一场浩大的游行示威活动,这样可能会让美国的疫情雪上加霜,现在有多个国家出现了异形的复发,比如说伊朗的疫情有所反弹,大力也有所反弹。
德国方面是非常谨慎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一直都认为,现在德国的防范措施仍然是比较脆弱的,需要持续不断的进行防控,直到疫苗研发出来以后,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这次美国总统特朗普完全可以在视频中召开七国集团峰会,但是特朗普一定要让这7个国家到美国去,因此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明确拒绝,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明确拒绝,法国总统马克龙含糊其辞,所有日本首相安倍鼎力支持。
这次加拿大和德国不参加七国集团峰会,特朗普就无法顺利举行,所以只能把这个峰会推迟到今年9月份,希望疫情稳定之后能够召开这个会议,与此同时特朗普还邀请俄罗斯印度以及韩国还有澳大利亚等国一起参加,但是俄罗斯现在也明确拒绝这种做法。
除了七国集团峰会之外,还有一个20国集团峰会,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认为20国集团峰会更具有说服力,对讨论世界经济局势更有意义,所以这个七国集团峰会现在的重要性越来越低,俄罗斯原来是八国集团峰会成员,退出了之后才变成七国集团峰会的。没有默克尔参加确实让这个峰会变得很没有实力,像特朗普所说的,代表不了全世界,召开意义并不是很大,因为德国是欧洲经济的代表,因此少了欧洲的参加又成了美国的独角戏。
7、怎么看待欧盟举行峰会决定,将延长对俄罗斯的制裁,而没有追加新的制裁呢?
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在布鲁塞尔举行欧盟峰会决定:特定2019年元月到期的制裁俄罗斯的措施,延长一年;不再追加新的制裁俄罗斯的新措施!
为什么图斯克主持召开的欧盟峰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做出这样决定说明了什么?
第一,本来11.25日俄乌冲突升级,欧盟国家一般都表达了口头对乌克兰的支持,对俄罗斯的谴责!但是本次欧盟峰会,并没有对俄乌冲突做出制裁,说明欧盟各国内部对乌克兰波罗申科总统的以反俄聚集力量的做法,让欧洲国家大跌眼镜。第二,原来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是因为俄罗斯合并了克里米亚地区。本次延长制裁,表达了欧盟对克里米亚问题,还是有比较大的意见。第三,欧盟峰会在图斯克主持下,并没有追加新的制裁,说明乌克兰最近的做法,欧洲并不赞成!不听从乌克兰指挥,不随着乌克兰政府指挥棒起舞!让乌克兰波罗申科总统感到失望!第四,欧盟也没有取消对俄罗斯的制裁,而是延长了制裁时间一年。欧盟也不是铁板一块,法国德国两架马车不愿意制裁俄罗斯,希望充当乌克兰与俄罗斯关系的调解者!英国波罗的海三国,也希望制裁俄罗斯,但是他们国家太小,能量不够。第五,欧洲的石油天然气大多是从俄罗斯进口的。时值寒冬,欧洲也必须取暖。如果欧洲制裁俄罗斯,俄罗斯一定会反击。欧洲难道希望让全体民众过一个没有暖气的冬天吗?第六,欧洲之所以延长制裁俄罗斯时间,主要是迫于美国方面的压力。同事,欧盟也惧怕俄罗斯,但是又不能够激怒俄罗斯!8、从德国政府发表的这张G7峰会照片中,你能看出什么?
这是G7加拿大峰会的一张工作照片。也许它根本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但鉴于以德英英为首的G6与美国G1之间就贸易开放、贸易保护产生严重对立分歧,而且特朗普在峰会前,先与马克龙打响了“口水战”,这次G7加拿大峰注定引人注目,这项照片就给了人们欧美正在互撕的想象空间。
读这张照片
一、主角是默克尔,她有马克龙和特蕾莎梅的拱卫,正居高临下质问特朗普:
二、主角也是特朗普,他有对多边主义一贯强硬抵制的鹰牌人物、白宫战略顾问撑腰;特朗普虽坐在被告席上,但他板着脸抱着肘、对默克尔表示强烈不服。
三、安倍尴尬了。他似乎像左右兼顾的中间人,但站队仍靠近美国一边。
四、美国贸易部长(9)被认为是主张多边贸易的“鸽派”,这项照片巧了,他好像正站在欧洲人一边。
——于是,这项照片成为了G7之间产生分歧对立的真实写照,也间接勾画了各方的态度立场;为了维护各自利益,欧洲正抱团与美国互撕;日本搅和其中,但态度左右摇摆;特朗普虽态度强硬,但他留有“后门”,让贸易部长出面斡旋。
——这项照片揭示国际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将非常著名,并将在国际问题讨论中频频被采用,目前正在网络上热传。